大明康熙年制

辅导员 发布于 2016-10-23 21:26:08 回帖: 19 | 评论: 2 | 查看: -

阴差阳错“大明康熙”

绝大多数官窑瓷器都有帝王年号款,特别是清代的官窑瓷,从“大清顺治年制”到“大清宣统年制”,都书著“大清某某年制”,唯有收藏在南京博物院的一只酒盅例外,圈足内阴差阳错地书著“大明康熙年制”款。

这是一只小小的青花贯套纹酒杯,高仅5厘米,口径8.8厘米。杯的胎体坚致而轻薄,迎光透亮,绘青花贯套纹,“大明康熙年制”楷书款书写不工整,具有康熙早期的书款特征。这样的酒盅是宫廷里的日常用品,有不少重复件,它们都书写着“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唯有此件例外,应该是无意为之的误笔,但这个现象客观上说明,此时官窑并不像明代官窑那样严格检验过关,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民众,至少是那位画匠的心中仍然有明代的影子。

明清两代的官窑瓷可以分为工部定瓷与钦定瓷两部分,钦定瓷为皇家内部所用,工部定瓷主要用于赏赐,钦定瓷的质量要求比工部定瓷高。明代正德朝以前的烧造体制是完全由御窑厂承担烧造任务,明嘉靖朝至清代,工部定瓷仍旧由御窑厂烧造,钦定瓷则放到民窑中生产,并规定烧坏了要赔。这种赔偿制度的剥削是很残酷的,瓷器烧坏了,不仅窑工要赔,督窑官也要被扣薪水。清乾隆八年,宫廷责令督窑官唐英,因乾隆元年和乾隆二年所烧瓷器釉水花纹远逊从前,又破损过多,赔补2164.53353两银子,于是唐英在奏折中写道“……奉令赔补……先将前项银两陆续赉交养心殿造办处查收……”

明代正德朝以前的官窑瓷出厂前需要经过两次拣选,一次是刚出窑时,另一次是运到御窑厂的中心所在地珠山以后,不合格的一律打碎,统一埋入地下。嘉靖朝以后,御窑厂无力继续完全承担官窑的烧造任务,将一部分产品放到民窑烧造。这种官窑的烧造体制,被清代官窑接受。但清代官窑没有立下将次品打碎的规矩,反而允许它们上市买卖,故文献记载,景德镇瓷器市场上一度形成“官民竞市”——官窑器和民窑器在市场上竞争——的局面。

登上中国古代制瓷工艺高峰的清代康熙官窑,在小酒杯上却误署了“大明康熙年制”款。清康熙朝的官窑瓷,至少是大量的日用酒杯,其检验并不仔细,起码疏忽了对款的逐件过目。试想,如果这件酒杯当年在清廷宴会上被发现,从督察官到窑工岂不都要被株连九族。也许,即使有谁用了这只酒杯,也不敢言语吧。它幸亏没有被放到康熙皇帝的餐桌上。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等33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回帖
1楼
助理研究员

如果是看真,我仿佛见到一大叠人头👻

2楼
初中三年级

文物水太深

4楼
三级讲师 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这真不是天地会恶搞出来反清复明滴?😜

5楼
高中一年级

还以为是仿的不好,仿错了呢

7楼
三级讲师 闲🐟,璐格11。

如果真的,当时那主人得拍大腿,现在的主人也得拍大腿,可是情况相反。

抱歉,作者被扔进小黑屋反省中
10楼
初中一年级
这明显是仿品.
11楼
违规用户 好鞋不踩臭狗屎,噢耶
这个字体绝对不是官窑的,呵呵,南京博物馆收藏这个?在清朝,有人这样写的结果必须是灭九族的,而且对于官窑,别说些错字,就是有一点地方不对,就砸掉,官搭民烧的也一样
12楼
三级教授 天尊
不懂这些
13楼
初中一年级
写款的老师傅跨越两朝,康熙在顺治之后,可算是清早期。老师傅不小心将款写成大明朝代,如果上纲上线无限批判,这位师傅肯定没命,然后,这个小碗却神奇传承下来,说明康熙时期政治风气还算清明。这个碗有康熙时代特征,不是仿品。
14楼
大学四年级
未来,中国博物馆要经受一场劫难。砸
15楼
大学四年级

文飾青花,時代特精對,是康熙早期,因景德镇,老派舊老人,由明代造瓷到康熙,未識應,原用字了大明康熙,亦有話,老派造瓷,念舊,在康熙早期不落款,的20年,落下這,大明康熙款

16楼
高中三年级

错版官窑瓷器🤔

17楼
辅导员 我是男的,不要叫我妹子,好肉麻,咦~

清朝的官窑还是挺随意的,在清代,起码从雍正朝开始,御用官窑瓷器的瑕疵品并不是全部销毁的。有销毁的,有赏赐出去的,有放在内府备用的;还有,变卖出去的。这事儿大致捋一捋。
乾隆初年督陶官唐英上的一道折子:“伏念厂造瓷器上供御用,理宜敬谨办理,虽所造之器出自窑火之中,不能保其件件全美,每岁每窑均有选落之件,计次色脚货及破损等数,几与全美之件数相等。此项瓷器必须落选,不敢上供御用,……”
在唐英的这个折子里,能看到官窑所产御用瓷器的瑕疵品和破碎品的数量,“几与全美之件数相等”,也就是说,淘汰率大概有一半。
这些必须“落选”的瑕疵品,不敢上供御用但也不能流入民间。那怎么办呢?
“……将此次色脚货,按年酌估价值,造成黄册,于每年大运之时一并呈进,交贮内府。有可以变价者,即在京变价;有可供赏赐即留备赏用。……于雍正七年为 始迄今,总属如此办理……”
唐英上奏此折,主要是请示登基不久的乾隆皇帝,御窑厂的瑕疵品,是不是要按照以前雍正朝的老规矩办?
乾隆怎么批的呢?
“嗣后脚货,不必来京,即在本处变价。钦此。”
也就是说,乾隆比雍正的开放度更大,直接允许御窑厂将瑕疵品就在景德镇卖了。
但是,还是有两种御用“黄器如所请行。五爪龙者,外边常有,仍照原议行。”
“黄器”乃皇家专用,确实不能流入民间。但是这“五爪龙”“外边常有”你们该卖卖。
所以乾隆还挺了解行市。

22楼
大学一年级

清早期的很多瓷器,落款都是成化年制四字寄托款

23楼
小学二年级

民窑错款还是有一定存世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