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遗韵——西关打铜,铜不打不成器

小学二年级 发布于 2018-02-10 16:38:48 回帖: 4 | 评论: 0 | 查看: -

 

 

西关是当时广州城西面的地区,因明清时地处南海县府管辖的广州城西门外而得名,在明清时期这里就是南海县乃至整个广东省的商贸中心。

 

 

西关除以端庄淑雅、追求新潮的“西关*”闻名遐尔外,还诞生了岭南画派。在西关,粤曲、粤剧群众基础深厚,素有“粤剧曲艺之乡”之称。

 

西关打铜的技艺便是在这样的一片土地上萌芽生长。

 

中国打铜的历史可以追溯上千年之久。在广州西关,打铜技艺自春秋发展而来,明清时代十三行的兴旺将西关铜艺推至鼎盛。

 

这些无焊接,纯靠手艺打出各式各样的西关铜器,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傲人作品。

 

苏州样 广州匠

 

清末到民国初期,广州铜锡器制造业达到全盛,仅在西关地区打铜行工人数量超过2000。

 

彼时的西关,使用铜器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西关的大户人家家里都有整套铜制的锅碗瓢盆“镇宅”,小康人家也都有几件铜器傍身。

 

明清时期“十三行”的兴盛也为西关铜器的发展推波助澜。

“鬼佬”到十三行经商并在附近安家后,就开始在周边找平时他们用惯的铜器皿。

 

西关人从江浙一带请来师傅学着制作,根据“鬼佬”的要求制作铜器生活用品。当时就有谚语称“苏州样,广州匠”。

 

在西关,铜汤煲、铜锅都是用整块铜料打造,由手工匠一锤一锤敲打而成。不知要用多少锤,才能将一块铜敲成一个锅。

 

 

手打铜器厚薄均匀,表面平整,手艺令人叹为观止。工匠在打造完后,一般都不做抛光,就让它留下打造时的痕迹。

 

因为相比用机械冲压而成同样大小的器皿,手工打造的器皿因为密度大,要重一半以上,而且费时费心,所以不会抛光埋没了功劳。

 

 

真正的打铜是指坚持纯手工打造传统铜器。这些铜壶以铜板铜块为原料,通过纯手工方式,经数十万次锻打而成。

 

西关铜艺完全不加焊接的整体锻打技术独步全国,老西关打铜技艺百年精华沉淀在这一件件铜器上。

 

 

手工做出壶盖和壶口完全吻合的抛物线,无论怎么旋转,都是无缝、不漏水的,而壶柄利用力学原理能够自动回力,这样的打铜技术在全国独一无二。

 

 

如果恩宁路会说话,那一定是打铜声。

西关铜艺经历了历史沧桑,由盛转衰,到了上个世纪中叶几近消亡。

 

 

2009年,西关铜艺选广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从历史中回归的古老技艺便在恩宁路上重新发芽。

 

 

西关铜艺熔铸着历史与传统,记录旧日民俗风情,它们所锻制的,是老广州的集体回忆,是一颗颗耐得住繁琐与枯燥的心。

它们所承载的,是邻里街坊的温情,是对美好生活的祝福,是这座城市的骄傲。

 

恩宁路上叮叮当当的打铜声,也会在这座古老城市一直回响……

 

 

无论你是喜欢收藏的还是喜欢工匠作品的,都推荐你添加:匠粉,我们每天都会不停的输出对匠粉们的精神食粮,如果文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希望你给我们评论提出,匠粉期待你宝贵的意见!

 

为了让身边更多人了解非遗,欢迎转发匠粉此文章!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等7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回帖
1楼
硕士
从小在西关出生长大,对西关有着深厚的感情!
3楼
初中二年级

现在没落了!在恩宁路和多宝路就只有几家卖铜的,恩宁路和十铺路上下九链接。但是恩宁路非常冷清

4楼
三级教授 天尊
引用1楼 从小在西关出生长大,对西关有着深厚的感情!
挺好的,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