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色”奇用,看玉雕大师如何“化瑕为瑜”!

麻瓜 发布于 2017-03-30 10:29:57 回帖: 1 | 评论: 0 | 查看: -

一件完整的雕刻作品,材料是基础,工艺是手段,文化是目的,内涵是灵魂的综合体。作品的完美体现不仅仅依靠娴熟的工艺,更需要雕刻者独到的设计和构思。而玉质本身的瑕疵给予了创作者足够的想象空间,成就了一些化瑕为瑜的传奇。

化瑕为瑜,变废为宝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礼记·聘义》

玉 瑕,本意指玉的微小瑕疵。语本《淮南子?说林训》:“若珠之有纇,玉之有瑕,置之而全,去之而亏。”宋朝梅尧臣《答宣城张主簿遗雅山茶次其韵》:“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

古人说:“无瑕不成玉”。天然的东西是很少能达到完美的,玉质中显现的棉、花、水线、裂、僵、杂色等都是自然形成的,属于正常情况。

当我们在欣赏一件件精美的玉雕佳品时,你会惊喜地发现那些被叹息美中不足的原石,经过能工巧匠的用心雕琢后,往往变成一件件作品的亮点,使人叫绝。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那些 利用瑕疵的几种经典设计

黑 点

黑点是和田玉中常见的毛病,属于玉内部含有杂质或金属小颗粒,有点状、也有散状和块状,一般雕刻以巧借为主,如果能把它巧做更能突显意外的效果。



脏和上面所说的黑点是有明显区别的。脏的颜色一般呈黄棕色为主,蕨花状分布,因外界有色物质渗入而生成。

这种料子要根据它的脏点均匀程度来设计作品的形象,譬如:花斑狗、金钱豹,部分脏色均匀的原石可以雕琢出更为写实的斑马、或企鹅类。再命一合适的名字,便是绝品!


部分玉石在流水中不断被冲刷,与河床中的其他物质不断碰撞,产生裂。

一种是明裂,就是皮外伤,肉眼可见。这种一般容易处理,雕刻时可以借助花纹和线条把它去掉,这个在大多数山子上都可以看到,以大自然的山石裂纹处理效果很好。所以琢玉人利用明裂巧雕,还是比较容易的。

▲利用明裂巧雕成麦穗,取岁岁平安之意

明裂巧雕案例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等8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回帖
1楼
三级教授 天尊
废物利用,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