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大学三年级 发布于 2020-05-20 14:47:19 回帖: 10 | 评论: 0 | 查看: -

罗志祥从从5月1号到5月20号给周扬青写了20封信回忆两个人的过往,我来概括一下——《论抓重点的重要性》,大学生必备技能。

5月1日

有朋友给罗志祥打电话晚上聚餐,聚餐中认识了周扬青并主动搭讪。

5月2日

罗志祥看上了周扬青,于是建议朋友们去KTV唱歌,周扬青和罗志祥合唱了一首饶舌。

5月3日

两个人在KTV唱歌时喝啤酒吹牛b,这个大家应该都玩过。罗志祥输了,但要到了周的电话号码。

5月4日

几个月后罗志祥联系周扬青,并从KTV吹牛喝啤酒这个话题聊起来,周扬青说你是谁啊,你怎么有我电话啊!罗志祥说你给我的,周扬青说不可能。

5月5日

两个人开始互撩,每天定时早晚问候。周扬青跟罗志祥撒娇卖萌,说我朋友跟你有一条一样的项链,我要叫她丢掉,暗示自己吃醋了。

5月6日

两个人第一次单独见面,罗志祥说错话,约会以尴尬结束。

5月7日

回到家的两个人开始检讨约会为啥尴尬。

5月8日

两人开启异地恋。每次见面都抱着不睡,怕时间过的太快,罗志祥送给周同款项链,让她感动落泪。

5月9日

罗志祥骑摩托车带周兜风

5月10日

罗志祥带周扬青回家见妈妈,两个女人自来熟,仿佛罗不在一样。

5月11日

异地恋让周扬青很想罗志祥,她想每天都能看到他。罗志祥偷偷的请了三天假去周的家里陪她,给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5月12日

罗志祥带胆小的周扬青坐过山车

5月13日

周扬青羡慕罗志祥的工作丰富多彩,罗志祥鼓励周扬青做网红。

5月14日

两个人连续两次出去旅游都会吵架,也都在迁就对方。

5月15日

周扬青给罗志祥化妆,用女装假发恶搞罗志祥。

5月16日

周扬青带着妈妈去东京旅游,罗志祥偷偷跟去,然后给了她一个惊喜。

5月17日

罗志祥在上海外滩给周扬青买玫瑰花

5月18日

周扬青第一次给罗志祥做菜,水平不及格;第二次专门去澳大利亚给他做一模一样的菜,厨神级别。

5月19日

周扬青生活的点点滴滴

5月20日

罗志祥终极检讨,升华主题。

用打油诗概括一下罗志祥的20封信,如下:

朋友约晚饭,认识美娇娘;

她很不自然,我也有点慌;

假装把饭吃,东张又西望;

指甲掉了漆,仍然很漂亮;

主动去搭讪,其实想上床;

我叫周扬青,我叫罗志祥;

哎吆你很帅,哎吆你更棒;

饭后不想走,歌厅开包厢;

扬青玩绕舌,小猪来帮唱;

唱完吹牛b,输的底掉光;

不过无所谓,手机号码香;

过了几个月,有点想发浪;

大脑快速转,想起小姑娘;

主动发微信,聊起旧时光;

哪知她忘记,回话硬邦邦;

只好报身份,以便诉衷肠;

之后玩互撩,暧昧心痒痒;

偶然的一天,扬青去丽江;

嘴巴嘟起来,心情不阳光;

问她怎么了,吃醋很不爽;

正式来约会,男女都紧张;

志祥说错话,尴尬又惊慌;

回家各检讨,缘何太窝囊;

总结一句话,当时有点装;

开启异地恋,美妙又彷徨;

见面不睡觉,抱着床上躺;

志祥送项链,扬青闪泪光;

简单的幸福,真他娘的棒;

骑摩托兜风,警察叔叔挡;

扬青忙解释,志祥嘴角扬;

光阴似飞箭,带周见家长;

两女自来熟,志祥晾一旁;

异地相思苦,小猪玩花样;

偷偷来相会,心花又怒放;

扬青被感动,满嘴吐芬芳;

厉害我的哥,我的小叮当;

畅玩游乐园,敢把飞车上;

克服恐惧感,我的妞真棒;

羡慕我工作,鼓励你启航;

你这么聪明,干啥都像样;

偶尔会吵架,专门打冷仗;

其实心里面,早已经原谅;

带三顶假发,帮我画女装;

你去东京玩,我突现广场;

上海把花买,澳洲下厨房;

点滴的小事,美妙旧时光;

今天五二零,听我诉衷肠;

公开来发文,完成你愿望;

曾经的爱恋,都已成过往;

九年的感情,怎能轻易忘;

我虽是渣男,也常常说谎;

可对你的爱,绝对不是装;

求求你留情,帮我一个忙;

别让我完蛋,别让我凉凉;

给你跪下了,我的小扬扬。

总结:

罗志祥用这20封信回忆两个人相处以来的点点滴滴,他是想告诉世人——我真的爱过周扬青,我只是身体出轨,感情没有。我是渣男,但我对待感情也很认真,我这九年没有欺骗周的感情,我只不过没有控制住小兄弟而已。

希望大家给我一次重新再来的机会,不要把我一棒子打死!

我要复出,我要捞钱!求求你们了!给我一条生路吧!
编辑于 12:20・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得了「罕见病」是怎样一种感受?
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段子,病人问医生,自己的病到底有多罕见。医生回答:「这种病,可能得用你的名字来命名。」作为医生,我却完全笑不出来,因为在我的工作中,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发生。有一次,一个叫朋朋的病人,就得了这种罕见病中的罕见病。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段子,病人问医生,自己的病到底有多罕见。医生回答:「这种病,可能得用你的名字来命名。」作为医生,我却完全笑不出来,因为在我的工作中,遇到过这种情况。这个叫朋朋的病人,就得了这种罕见病中的罕见病。朋朋发现自己感染了一种特殊的病菌,他的肺部积满白色渣子,就像灌了一层厚厚的水泥。即使四周都是空气,他却难以呼吸,时刻体验着被活埋的感觉。如果说,罕见病是几百万人里有一例,朋朋的情况则少见到根本无法统计。全科所有医生都重点研究过朋朋的手术,专家教授们慎重讨论了很久,得出了同一个意见:风险太大,不建议手术。没有大夫敢冒这个险,为他洗肺。最终,我收治了朋朋。为了给他手术,还签订了一份生死状。经过病人及其家属的授权,这篇文章我们使用了真实姓名。3 个月前的一天,我端坐在医院办公室,大脑混乱,焦灼等待。整整一个小时过去,两位律师如约而至。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一份「手术生死状」——这薄薄的文档,上面一条条列举十几项这场手术可能的后果,任何一条都意味着直接死亡。「生死状」结尾一句很冰冷:医生已详细告知所有风险。最后一栏:同意,或是拒绝,然后签名。在外科,医生和病患签订「生死状」已经是家常便饭,甚至还有医务处在场全程录像。除了提醒病患,这也是医生面对不得不做的高危手术时,最后一道保护自己的措施。而我在内科干了 11 年,手术量不多,更没接过高风险手术,看着眼前这份「生死状」,我很茫然。两位律师郑重告知我——如果你敢接这场手术的话,签「同意」。如果病患和家属敢让你接这场手术,也是签「同意」。而她们律师会代表第三方会见证整个过程。两位律师的身后,是这份「生死状」的主角——病患谭朋朋。朋朋坐在轮椅里,脸上紧扣吸氧面罩,旁边一个氧气瓶。家属在他身后。朋朋抬起手,慢慢接过这份「生死状」。我当时还有些担心,要知道,有些病人读到最后,甚至会被这些风险直接吓走,更何况是朋朋这样的病,这样的选择。 但朋朋显然是个例外。他没提任何问题。直接签名。放下笔,他还是什么也没说。他戴着呼吸罩坐在那,就那么直视着我。气氛凝滞了,他的呼吸罩上,蒸腾起一阵阵白雾。「有什么要问的吗?」我觉得生死大事还是谨慎得好。朋朋的爱人拿起同意书,想让一旁的父母看看。但朋朋却抢先说:「不用看了。」 朋朋的声音透过面罩,短促而沉闷——呼吸,对于他太重要了。他的爱人与父母都签下名字。现在「生死状」上的同意栏,只剩一个空格,那是留给我的。我拿起笔,郑重签下名字。四周只剩笔尖在纸上的摩擦声。我突然意识到,要动真格的了。朋朋,这个看似冷静的男人,必须时刻把自己扣在呼吸面罩里。透明呼吸面罩后面不断升腾起来的白雾来自他的口腔、气管、胸腔——来自他被「侵占殆尽」的双肺。他那本应通透呼吸的双肺,不知从哪天起长出了一种罕见的「白色渣子」,然后越来越密,面积越来越大,像蚂蚁要占领食物,像水流要铺满河床。他的肺简直就是马上要被「水泥」 糊上、砌住、填满了。 朋朋根本脱不开氧气瓶,自由呼吸很久很久以前就是不可能的事了,连去距离病床十米之外的洗手间上厕所,都变成了一种奢望。面罩中那些白雾是如此晶莹、鲜活,更是如此宝贵、稀缺。朋朋的每一口「呼」都极其费劲,因为呼不出什么东西。朋朋的每一口「吸」都更费劲、心痛,因为吸不进去什么东西。朋朋说,「我有力气,但怎么吸都吸不了气。」他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日益稀少的白雾,看着自己日益虚弱,垮下去,而后窒息而死。朋朋很快就要在空气中被活埋。不能「洗肺」吗?——理论上可以,往肺里面灌生理盐水,像大浪淘沙,把渣子冲出来,这种手术就俗称「洗肺」——这也正是朋朋现在强烈盼望我帮助他做的手术。但没有医院和医生敢接。因为对于朋朋,洗肺后那些「白渣子」依然会卷土重来,甚至加速蔓延,而且更有可能的是,朋朋还没靠自己呼吸到一口空气,就倒在手术台上了。他的肺已经衰竭了。 早在同事找到我之前,全科所有医生曾重点研究过朋朋的手术。专家教授们慎重讨论了很久,难得的意见一致:风险太大,不建议手术。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结论了。教授们的担心是有确凿道理的。虽然在全国最权威的医院排行榜上,我们医院历年来都蝉联综合排名第一,很多罕见病患者慕名而来。可朋朋的这种罕见病,却是迄今为止,我们见过的唯一一例。这是罕见病中的罕见病。不断自我复制生长,无法彻底根除的「白色渣子」其实是「肺泡蛋白沉积症」。如果说罕见病的概率是百万人中的一个,那么朋朋的状况,几乎就罕见到根本无法统计。之前,朋朋已经辗转去了全国几家大医院,毫无悬念地遭到了一次又一次拒绝。理由很直接,第一,手术风险实在太大;第二,「全国最好的医院都不给你洗肺,我们就更不可能做了。」洗肺,手术风险极高,仅仅有可能自由呼吸,而很快又面临「白渣子」的进攻、占领,然后死去;不洗,就只有戴着面罩,看着白雾日渐稀少,也就只有等死。没有人想到,4 个月后,朋朋再次出现在我们医院的大门口,并找到我。朋朋说话困难,但异常坚决——「我只想,好好吸一口气。」手术前,我来到急诊,在患者中寻找朋朋的身影。「这里,在这里。」不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招呼声。 理着平头、圆圆脸的朋朋坐在一张狭小的病床上,说不出话,但正竭力冲我招手。四周环绕的家人大声呼唤着我。环境太嘈杂,没办法细聊,我就问了一个问题:「想好了吗?」朋朋没有丝毫犹豫:「想好了,付出任何代价都愿意。」 没有痛苦地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就是他最大的心愿——但代价呢?很久以后,偶然翻看他的微信朋友圈,我才知道当他得知我愿意帮他完成这个心愿时,心情有多雀跃。当时我让他先躺下休息,朋朋艰难地说很久没躺下过了,躺着更喘不上气。我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跟他的爱人和父母谈了很久,再次告知手术风险:如果一定要进行手术,最坏的结果是连手术台都下不来。父母最先流泪了。「孩子生病这几年过得实在太难了,现在就剩一个最后的要求了,无论如何都要实现,我们劝不住。」两位老人一看就是朴实的农民,他们乡音很重,怕我听不懂,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努力地说。「如果下不来手术台,朋朋因为处在麻醉状态,死亡的瞬间是不会受罪的。」我没有过多强调自己需要承担的风险,只是反复告诉他们,「但家人只能在外面等着,连他活着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开弓没有回头箭。」朋朋的爱人很瘦弱,但却是最冷静最坚定的那一个,「之前全家开过会,已经想好了,都支持他的决定,无论什么后果都接受。」我远远地看了一眼朋朋,他坐在床边,正在往我们的方向张望。所有人里,我唯独没有叮嘱他要好好再想想。因为他此时看向我的眼神,如同写着四个大字:破釜沉舟。只是谈到后面,朋朋的父母仍然有些犹豫,我让他们好好想想,再做决定。我冲着朋朋远远挥了挥手,转身离开。第二天大清早,朋朋全家人找到我,他们昨晚一夜没睡,最终做出了要手术的决定。朋朋对我说,他已经交代好了后事,包括财产分配……手术前一天,临近下班时,朋朋的爱人再次找到我。我以为手术还有什么没交待清楚的细节,甚至他们有什么变化。没想到,她告诉我,朋朋要捐献器官。朋朋说自己才刚刚 30 岁,万一在手术台上死去,那些有用的器官,还可以再帮助其他人。她说朋朋说服了每一个家庭成员,除了奶奶坚决不同意,奶奶说自己的孙子连一把骨灰都留不下,就一点念想都没有了。我专门找了一趟朋朋,安慰他:「这个手术在我们医院,目前还没有死亡的先例。无论如何,我都会尽最大努力让你平安下手术台。」第二天,一大早,我特意戴上开过光的护身符。虽然洗肺手术我做过很多次,但这一次根本不一样。此前我的准备工作其实已经很扎实了。我一边通过私人关系,请来了资深麻醉师。另一边,我的查房教授是呼吸危重症方面的专家,那个帮朋朋跟我取得联系的同事,是研究呼吸罕见病尤其是肺泡蛋白症的教授,他们都答应来手术室坐镇帮我。这是我能请来的最强阵容了。那一早,朋朋的亲弟弟也从老家赶过来了,一家人围在接朋朋的平车四周,来到手术室门口。我让他们放心,还顺带指了指天花板:「有事会通过那个喇叭叫你们。」其实手术室外,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很快,手术台上,平躺、麻醉、插气管插管。麻醉之前,我握住他的手告诉他:
盐选推荐 的回答 · 9919 点赞 · 412 评论

评论

胖头小刑警


2,376
我就喜欢这种精简阅读 最后还有无情总结 可以的 这么多字我只看到两个字:洗白

口头馋


1,606
这样写我就看得下去了,原文真的太尴尬了。5月1号居然被认为不怎么特别的一天,气得我搜索了一遍“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词条。第一句话宣告洗白失败。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等10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回帖
匿名人士290181
3楼
匿名人士290181

还是你的总结利落,从五月四号时间基本就不是事情发生的真实时间了

4楼
大学四年级

哈哈哈!

5楼
博士后 听听音乐看看书

抱着不睡,是因为还没到罗志祥睡觉的点吧?

6楼
研究生一年级 闲鱼:惠心一笑

在哪发的?原文出处

7楼
研究生二年级 闲🐟:zhangzihan841023

想知道那个手术成功了没

8楼
大学一年级

字太多了,看不完啊

9楼
研究生二年级

老黄瓜刷绿漆,装啥嫩呢?搞得跟情窦初开似的。

10楼
一级助教

太长了,看不下去,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