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怎么把珠宝奢侈品变成钱的?

幼儿园小班 发布于 2017-06-22 17:44:33 回帖: 1 | 评论: 0 | 查看: -
远古社会人类最开始可不是拿钱做交易的

大约2万年前,古代部落里的匠人完全没有金钱的概念。

部落内都是自给自足,虽然分工各有不同。

打猎的打猎,兽皮该加工的加工。

部落里是用人情和义务组成经济体系。

农业革命后,出现城市,产生了交易。

“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

匠人的职业就是年复一年的生产交易的物品,他们生产时间最久就是珠宝

红珊瑚的珠子来说,一般找到一颗适合打磨的珠子,是可遇不可求的。因为没有技术和时间再去打磨珊瑚珠子的表面。

部落间最有声望的贵族,才有资格带珠宝。


细观上图珠子的孔道:

有时候匠人打磨孔道用竹子和木头,还有石头。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时间上用几年甚至是几十年。

部落里普通地位的人,是无法得到一颗珠子的。

今土耳其境内的一处旧石器时代(8000-7000年)的石堆墓穴中发现婴儿与孩童身上佩戴着打磨好的细珊瑚珠长链


珠宝也做为最重要物品,在部落间交易流通。

原因有三:

1.珠宝原材料的不可复制性。

2.珠宝地位与人地位的崇高性。

3.制作珠宝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拿丝绸敲开贸易之门,欧洲拿什么和中国做交易?


在13世纪时,阿拉伯人称泉州为赤桐,欧洲人也这么跟着叫起来。

当时他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港口,港口里停靠的船有一万艘。

本地居住常年做生意的欧洲基督徒,阿拉伯商人,波斯人,犹太人,印度人以及非洲黑人。

人口20多万。城内使用的语言达到100种,这些外国人或相关的事物被泉州人冠名为“蕃”或“番”,由于大量外籍人口的进入,泉州早期不允许外国人进城居住的惯例被打破,泉州城内不仅有汉人和蕃人大量杂居的情况,还形成了许多大规模的蕃人聚居区,这些聚居区被称为“蕃坊”、“蕃人巷”,这些外国侨民还和泉州本土的汉人闽南族群通婚并繁衍后代,番汉混血儿被泉州人叫作“半南蕃”。

泉州港口对外输出的大宗商品是丝绸、陶瓷器、铜铁器和泉州的泉缎。

而那些常驻的外国商人对内输入的商品主要是香料和药物。


去泉州旅游时,看到当地的小古玩店,有一些风格偏古欧洲风格的饰品,当时一个小小的饰品上镶了一块偏深色的珊瑚,就这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斑驳的表面上诉说一个一个古老的故事。

可能来自欧洲,中途意大利商人在印度孟买港停靠,被常年驻扎在港口的波斯人买去,因为急着有一艘船要去泉州,在印度中转站买至少有一半的利,中国元朝的贵族统治阶层尤其喜欢这种欧洲的小玩意。一路风浪抵达泉州,被当地的官员夫人买去。

这是老板向我诉说这件红珊瑚饰品背后的故事。

当时到现在有一个都被大家遗忘的群体--珠宝商人。

《诸番志》、 《岭外代答》、《宋史》、《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明史》等皆有大量关于大食国出产珊瑚的记载。

《明史·西域传》所载的阿拉伯半岛的天方国王写亦把剌克遣使来贡的诸物中便有珊瑚一项。东南亚诸国也是重要的珊瑚“产地”。

明代史籍《西洋朝贡典录》和《东西洋考》记载的“出产” 珊瑚国家还有:交趾、南勃泥国、锡兰山国、榜葛剌国、阿丹国等。

欧洲那时候的贸易没有发展起来,能对外贸易的商品就是珠宝,其中包括红珊瑚。

一船的珠宝到中国是令人咂舌的利润。


一个商品的价值只有到另外一片陆地才能显现出来,一般都是装满一船的货,直到目的地。

在换一船中国的货物,回欧洲,或者留下。

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本质还是以物换物,没有脱离古代的范畴。

欧洲工业革命前的主要贸易商品就是红珊瑚


什么东西才能真正的保值呢?

现在在大家要问最保值的东西是什么?

大家肯定回答是:房子。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广义。

一线城市的房子还是二线城市的房子?

什么地段的房子?

是不是学区房?

现在房子和人口增量来说是不是能持续上涨呢?

这个也许是错觉,一个膨胀了好多年的错觉。


而最保值的永远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而最文化的内涵的,

真正懂了你就懂了把变成钱的道理。

比如奢侈品珠宝

比如红珊瑚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等5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回帖
1楼
三级教授 天尊
有点研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