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黄水晶球

初中一年级 发布于 2019-11-02 21:37:27 回帖: 8 | 评论: 20 | 查看: -

东海黄水晶,直径4cm,中间有一道无色隔离线,将球平分为左右完全对称的半球,两半的射线纹也全部对应对称,奇特现象让人百思不解。

对黄水晶球是否为天然,专门走访本地多家水晶经营商,结论是东海黄水晶偶尔有无色隔离线,天然黄水晶无疑,但象这个黄水晶球非常罕见,很有收藏价值。

奇特的黄水晶球_水晶

奇特的黄水晶球_水晶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等5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回帖
楼主
1楼
初中一年级
买下东海水晶经营商一个黄水晶手串,发现其中两粒水晶桶球中间有无色隔离带,终于找到天然水晶的证据。如图:

奇特的黄水晶球_水晶

奇特的黄水晶球_水晶

奇特的黄水晶球_水晶

: 你这叫热带,加色出来的。
2楼
初中一年级

既然是发到论坛,那还是有话直说,兄弟莫介意。

第一张图里的“隔离线”和合成水晶中的种晶板如出一辙。合成水晶需要“种子”,而种子通常就是经过定向切割的一片水晶。而图中的“秧苗”状包体,也符合合成水晶的特征。下面有两张图可供参考。

至于第二楼里的黄水晶里面的“隔离层”,则更像是色带。单凭这个无法判断是否合成还是天然,且市场上大部分黄水晶都是改色的。

: 这几个球在八十年代购买,当时有两个东海水晶商人在路边摆摊,几天后,生意特别差,一件都没卖掉。我也是好奇,当时刚工作不久,用⺇百元买下四粒球和一个椭圆形发晶,让他们有路费返程,他们当场扯掉头发一一验证双影现象,保证绝对是天然的。
: 以当时的科技水平和市场氛围,造假也没有人买,不划算。
: 你的合成水晶有双影现象吗?
回复 : 双影现象是水晶的双折射性造成的。合成水晶也是水晶,同样有此现象。合成水晶技术早就有了,就算80年代。合成水晶的成本也远低于同品质天然水晶。顶多是现在加工的时候会小心点,不会明显地把种晶板留在里面。想知道确切结果,可以送去权威机构检测,他们会用红外光谱分析。
: 奇特的东西我会反复验证,不会轻易放弃,你的建议很好。
: 你说对了,很像养晶的种子线
: 水晶这么便宜,还会去合成。
以我在珠宝方面的经验区分天然或人造应该没问题。
回复 : 合成水晶技术诞生是因为电子工业需要,生成谐振器,所以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每年有大量的合成水晶被用在珠宝上。就算天然水晶便宜,合成水晶更便宜,为什么不合成?纯净的合成水晶无法靠肉眼鉴定。而种晶线和秧苗包体恰好是少数可以肉眼辨别的合成水晶特征。还是建议送检。
3楼
大学一年级
天然色带,分布并不均匀。
: 好的水晶也有均匀的。
回复 : 若有偏光镜,就可以判断二楼里的黄水晶是否天然。合成黄水晶色带垂直C轴,在偏光镜下垂直色带方向可看见干涉图,而天然的则不会。
4楼
婴儿 水晶珠宝手工艺雕

不准评价,更像种子线

楼主
5楼
初中一年级

不象种晶板线,人造种晶板线嘸毝刺。

人造水晶晶体过于干净,没有包裹体。

人造水晶晶体板太窄,做不成球。

: “毛刺”是水晶快速生长过程局部受阻碍而形成的针管状包体,在种晶板处出现,是典型合成水晶特征。天然水晶如果快速生长过,也可能会有,但不会同时含有种晶板。合成水晶同样有包裹体,“面包屑”包裹体、针管状包裹体和秧苗状包裹体。你的样品里已经有两种,且未见天然包体。
: 做不成球?我有人造的球,你要多大的
: 我会上传包裹体照片与大家一起研究。
: 你是没见过大的 。我这有一块30公斤的
楼主
6楼
初中一年级
人造种晶板嘸毝刺。
7楼
婴儿 水晶珠宝手工艺雕

这就是人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