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皮、放大镜?这也能辨别翡翠的真假吗?

百姓 发布于 2017-06-22 15:51:57 回帖: 1 | 评论: 4 | 查看: -

橘皮不仅能做陈皮,还能依此辨别翡翠真假?有这么神奇吗?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

橘皮效应,是翡翠中的一个专业名词,它指的是翡翠的一种外观表现,而且仅出现于翡翠中。


什么是翡翠的“橘皮效应”?

所谓翡翠的“橘皮效应”,是指翡翠经过抛光后,其表面呈现的类似于橘子皮的一个个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凸起和凹陷的特征或是波浪状的结构,是翡翠表面特有的一种现象。



翡翠的“橘皮效应”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都知道,翡翠的矿物成分并不是单一的,单斜辉石,此外,常含有钠长石和角闪石类矿物以及铬铁矿、氧化铁质等。翡翠中呈集合体状的硬玉矿物由于相互的取向不同,从而导致了抛光过程中抛光的力度不同,这样一来,就使得翡翠的抛光面凹凸不平(即低硬度的硬玉相对凹陷,高硬度的硬玉相对凸起),由此构成“橘皮效应”。因此,我们也从翡翠的“橘皮效应”上可以看出硬玉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和相互组合关系。



抛光的方法和质量:软盘抛光的橘皮效应明显,硬盘抛光则相反,抛光粉的硬度越高抛光越充分,橘皮效应越明显。



“橘皮效应”能否作为判断翡翠真假的依据?


“橘皮效应”是翡翠表面呈现出来的一种现象,为翡翠所特有,其明显程度可以作为翡翠结晶体粗细的一个判断依据。一般来说,豆种翡翠的“橘皮效应”比较明显,而玻璃种翡翠、冰种翡翠的结晶颗粒细,很难看到橘皮效应,这就意味着,看不到“橘皮效应”的不一定不是翡翠。

而BC货的表面,更多的是酸洗纹和均匀的小坑洼。



翡翠B货出现的均匀分布的坑点状“酸蚀纹”



B货翡翠表面的酸洗纹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等11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回帖
1楼
三级教授 天尊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