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坛子里某些人对于流浪地球的评价,真的是验证了电影里那句话……

博士后 发布于 2019-02-12 00:00:52 回帖: 37 | 评论: 41 | 查看: -

中国为什么拍不出好的科幻电影,就是因为技术落后成本太高基本做的是赔本买卖。好容易有这么一群人冒着种种困难拍出这样一部电影,却被坛子里某些人说得一文不值,还呼吁其他人不要去看。鉴于坛子流行只能说好话不能说真话,这句话还是删了吧……

如果大家都抱着这样的心态去面对这部电影,那还不会有更好的国产科幻片了?影片里说了,希望是比钻石还珍贵的东西,我认为也是导演对于国产科幻片的理想追求,所以我们能不能格局再大一点,给这些有科幻电影梦想的人一些希望呢?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等55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回帖
2楼
助理研究员 宁买不换,宁换不转,宁转不打,打也DIY!
我相信,因为我买票大圣归来,所以我才能等到白蛇缘起。因为我买了白蛇缘起,我还能等到下一部更好的国漫。

因为我买票战狼1,所以我才能等到战狼2,因为我买了战狼2,所以我才能等到红海行动。

因为我买票流浪地球,所以我一定能等来下一部更好的国产科幻片。

我不想以后的新年只能让孩子看光头强骂臭狗熊,或者只能看摆明捞钱的小猪佩奇。

我也不想提到看电影就是好莱坞,说到特效就得复联精灵王霍比特人这种我完全不感兴趣的外国奇幻,我希望可以坐在电影院里,舒舒服服地看几场国产的,质量好的,值回票价的好电影。

话说前几年老公单位发电影票,我看了多少国产烂片啊,烂到一边看一边吐槽,看完发誓再不进电影院,但为了把票用完,还是坚持每天都看一场不同的烂片。。。。。。。我真的不想再看烂片了!
匿名人士244210
3楼
匿名人士244210

就是 难道国外的科幻片都有科学依据了嘛 既然是科幻 科学和幻想各占一半 这说不通那接不上的要求那么高那是记录片

4楼
大学二年级 与人为善

今晚去看了流浪地球,挺好的。并不是像二楼说的那样买票支持,这电影本身也很值得看。而且这部电影本身的出现真的是很有各方面的良性意义的。

5楼
大学四年级

哦? 没看呢

6楼
研究生一年级

言论自由,看片自由。
外面吵的天翻地覆,建议看看这篇文~
🎀汪海林:有些人全然不知时代变化,所以他们看不懂《流浪地球》!🎀
🙃虾仁猪心~\(≧▽≦)/~

7楼
一级助教

我相信所有的人都希望国产科幻片能更上一层楼。批评不代表不支持不鼓励。我愿意买票去看,就代表我支持我祝福,但并非意味着我不能批评不能评论。正因为关注我们自己的科幻片,我们才会在支持票房的同时提出意见和看法。每个人有自己的观点很正常,不可能明明看出毛病还要忍着不说。何况这和有没有钱有没有学历没关系吧?凡事客观,对事不对人才是明智的。祝福楼主。

8楼
研究生一年级

⯅ 626 ⯆ 汪海林:有些人全然不知时代变化,所以他们看不懂《流浪地球》

观察者网:《流浪地球》上映后口碑炸裂,4天票房过10亿,也引发了很多讨论。您怎么评价这部电影?

汪海林:这要分两个层面来看。从整个电影史的维度来看,有很多评论说到这部电影是中国科幻元年的标志。在我看来,它就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超越了作品本身的意义,它的整个作品形态和表达方式以及在类型等各方面的突破,使得它必然已经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这是首先要肯定的,这部影片已经奠定了它在电影史上的地位。

第二个层面,就影片本身来讲,也是一个上乘之作。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实际上来自于刘慈欣的整个的故事架构,他在末日三部曲(《流浪地球》、《微纪元》和《超新星纪元》)里对人与宇宙关系的设定,包括《三体》三部曲中的世界观设定,其实就是对虚拟世界中的语境设定、故事情境的设定,都是一流的,所以这部作品的思想性是一流的,它本身的科学素养和想象力以及要表达的思想是最重要的收获或者说成果。

这部影片实际上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说明即便是在商业化市场中,思想性也是大于娱乐性的,思想的力量是无坚不摧的。与《流浪地球》同档期的其他影片,有一些娱乐性很强,居然在它面前败下阵来,就说明了这一点,思想是无坚不摧的。

观察者网:这部电影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但电影最终呈现的情节,和原著差距很大,很多观众也指出了剧本有硬伤。从编剧的角度,您怎么看这种同名改编差距很大的情况?

汪海林:应该说刘慈欣的原著更残忍、更残酷,更具有科学理性。把原作品影视化,成为一个类型片时,创作者做了一个很好的改造。我注意到这个影片的监制也是刘慈欣,所以他本人对影片的最终走向和整个剧情的把握,还是有话语权的,对影视改编也是肯定的,而且我认为他也参与了。虽然最后的呈现距离他原来的表达距离较远,但这是一种正常的影视化调整,我觉得也是非常成功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是在刘慈欣把握大方向下的一种改编,这点很重要。我也再三强调因为有了伟大的刘慈欣,才会有后面的一切,他是这一切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或者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原因。

当然,我们很高兴看到这样一种机制,就是思想者提供思想,提供他的宇宙观、世界观,再由我们很好的创作人,拿出最好的专业精神去呈现,这是一种很完美的合作模式。以往有些合作模式是已经找到一个很好的思想者或者文学内容,但找来的执行者却把自己凌驾于思想者、文学内容之上,最后呈现的是执行者的水平,这也是很多作品最终失败的原因。

所以这次非常好,也是因为刘慈欣本身的地位,大家对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这种尊重导致了这种成功。

观察者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呈现了两极化,甚至上升到了文化战争的高度。有一种批评声认为中国的科幻电影肯定不如美国大片,拯救地球的只能是说英语的人。您怎么看这种评价?背后反映了这些人什么样的心态?

汪海林:我认为对《流浪地球》的批评要分两种,一种是从技术上分析,认为影片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包括在技术上、科学概念上有一些漏洞或者不准确的地方,我觉得这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需要的,我们也不要捧杀这部电影。

但另外一种是很多人根本就没看懂甚至没看电影就来批评,他就是厌恶中国人成为主角拯救世界的故事,其实这部影片只不过主角是中国人,还写到了各国的共同努力,这是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只是片面认为这部影片写的就是中国人拯救世界,我觉得是不准确的,不足以概括这部影片,是一种不公平的评价。

这种不公平的评价来自于一种失衡的心理状态,这些人可能难以面对观众这种超出他们预期的热情,不仅仅是这部影片所表达的内容,而且他们发现原来自己掌控的那套舆论话语已经丧失了,他们也已经失去了对话题的操控权,而且是不可挽回地失去了,属于他们的价值观传销时代已经过去了,我觉得这也是这部影片成为标志性影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它在价值观的表达上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观察者网:《流浪地球》一直被对标好莱坞。如果一定要和好莱坞标准作比较,您认为这部电影有哪些超越和差距?

汪海林:我觉得在一些细节上都还有待提高,比如一些幽默的细节和重要的情感内容,比如在紧张的时刻做到张弛有度,尤其是情感的表达上,离成熟还有一点点距离,可能还是导演和编剧团队、主创团队相对年轻,有些东西还是需要时间和经验。

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一个作品完不完美不是最重要的,它自己的个性特点最重要,尤其对于年轻的创作人来讲,这部电影已经充分表达了他的创作个性。而且主创团队有一种非常强大的文化自信,这是最令人激动,也最令人高兴的一点,中国的年轻的创作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文化自信,而且科幻文学总的来说来自于西方,中国人能在这个领域做出突破,这是非常令人激动的。

这种突破首先在于刘慈欣,伟大的文学才能产生伟大的电影,《流浪地球》正是站在了伟大文学的肩膀上才获得了成功。其次在于我们年轻的创作人找到了自己的文化自信,而且在技术上的成熟度超越了他们的前辈。中国第五代导演在视听语言上做出了革命性突破,使得他们之前的电影艺术家们好像一夜之间过时了,因为视听语言更新换代了。到这几年,我看到我们年轻的创作人在商业片、类型片的叙事技巧上,包括视听语言、技术的成熟度上,已经明显超过了他们的上一代。上一代是从文艺片入手,然后转换拍商业片的,他们在商业片叙事的驾驭上还不如这些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上来就很成熟。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刚才说到的这个问题,就是中国年轻的创作人如何去表达自己,或者说民族电影很重要一点就是你的民族立场、民族表达在哪里?以前我们在中国立场和中国表达上是缺失的,说实话即便我们的电影在国际上拿到了奖,但我们的中国立场没有了。现在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年轻的中国电影创作人,他们更自信,不光有中国表达,还有中国立场,这一点非常了不起。我这几天非常激动,有的时候晚上睡不着,真心为他们感到高兴。

而且我一直觉得电影要良性循环,要后浪推前浪,要有良性的竞争以及淘汰,我特别欢迎这样的年轻人去取代老人、旧人。因为他们代表新的中国力量,这一点非常了不起,他们这一代已经不像前辈那样去迎合西方了,而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表达我的立场、我的诉求,而且一点也不偏执、不狭隘。我们看到《流浪地球》里写到各国救援队,它没有去贬低别人,也没有去突出自己,但是写到牺牲的时候,就是“让我来”这种舍我取谁的文化气概,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弘扬的精神。年轻一代能够做出这样的表达,中国电影就是有希望的。

观察者网:很多人会给这类影片贴上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标签,但正如您所说,《流浪地球》里有很多展现团队合作的剧情。从这个角度来说,您怎么看中国式英雄电影的独特叙事,和好莱坞英雄电影有哪些不同?

汪海林:《流浪地球》当然是一个中国式的价值观,写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它的英雄观是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而不是某一个超级英雄。当然这里面我们看到有吴京式自我牺牲的英雄,在好莱坞的一些影片里也有,但好莱坞更多是去神话或者突出个人的作用,个人是为了解决自己或者家庭的问题,解决自己心爱的人的问题,顺便拯救了国家和世界。在好莱坞看来,直接诉诸于宏大的主题,它觉得它的观众无法接受或者理解不了,所以好莱坞式英雄始终是个人主义的,它也有爱国主义,但是从个人出发最终落到爱国主义上去。

但《流浪地球》不是写爱国主义,实际上写的是人在危机面前如何应对的问题,是人类的理性可以战胜一切以及勇敢献身的精神,而且这些牺牲都是非常理性的牺牲,是理性的选择,是具有科学精神的,就是说人不是盲目地去牺牲,是经过了理性的分析判断计算以后,觉得牺牲可以使更多人获救,是成功率最大化的一种牺牲,它表现了一种科学理性精神。

另外这部影片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我们以前作品里不是太常见的,它也写到了中国的实际情况。虽然中国被称为基建狂人,但我们有一种愚公精神,通过千千万万普通的个体去改变自然,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通过不断的坚持,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子孙后代建立一个美好家园,这种精神是很少有的。

其实我们看歌德的作品《浮士德》,里面写到浮士德和魔鬼有一个约定,魔鬼可以满足他的一切愿望,直到他认为满足了为止,那一刻他的灵魂也将被魔鬼收走。但所有东西都无法使浮士德满足,直到他看到了荷兰伟大的人工填海工程,看到人工对自然的改造,那一刻他觉得满足了,也这样死去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歌德也相信人改变自然的力量,其实这也是所谓启蒙主义以后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但这些年我们好像不那么强调了。我觉得《流浪地球》也具有这种思想,可惜的是我们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都嘲笑这种精神,说愚公搬个家不就行了,这不就是智叟的想法吗?这个寓言故事本身已经嘲讽了看上去很聪明的智叟,批评了这种所谓的现实判断或者是追求短期利益的判断。

所以《流浪地球》有很多深刻的内容,首先这部影片对世界科幻电影做出了独特贡献,注入了东方哲学思想。通过几十代人的努力去做一件事情,锲而不舍,这种精神也是东方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子孙后代着想,而不是只为这一代此时此刻及时行乐着想,这是很积极的、很有价值的思想。

其次,这部电影展现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下,人类前赴后继、团结一致地去面对危机,积极的采取行动,改变原来设定的悲剧性命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题,我认为比那些好莱坞的爆米花电影更深刻,也更有现实意义。这其实挺了不起的,是中国人在科幻电影中注入的一种新的精神力量。

而且我觉得这部影片既不是一个所谓的民族主义影片,也不是一个所谓的集体主义影片,它描述的其实是全人类的精神困境,以及如何面对自己的这种困境,所以它不仅是一部了不起的中国电影,在世界上也是一部了不起的影片,不仅仅是在技术上做到了突破,使得中国科幻电影的工业化水平大大提高,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为世界电影贡献了精神内容。

观察者网:从《战狼2》到《红海行动》,再到《流浪地球》,这些展现中国话语、中国自信的电影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接受和认可,您认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汪海林:这个原因就是世界话语体系已经发生变化,而我们很多知识精英依然停留在过去,没有跟上这个很重要的时代变化。

冷战结束以后,西方话语体系就已经在改变,现在更重要是文化冲突和资源争夺。其实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里说得很清楚,世界上各个主要的冲突地带,就是文化的交界地带,比如说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教文明的交界往往就在打仗。所以现在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冲突和民族立场之间的博弈冲突,而不是原来的意识形态冲突,左右派的冲突。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矛盾,民粹主义与精英政治的矛盾,环保、反歧视运动都是当下的新议题……国家利益冲突已经取代了原来的意识形态,变成了争夺资源的国家利益冲突、争夺世界话语权或者地区话语权的冲突,而且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但是中国的一些知识精英依然停留在冷战时期,或者后冷战初期的话语体系里,包括民主/专制二元对立的话语体系,所以他们反对战狼系列,反对民族主义,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影片回避了民主/专制这个唯一主题,回避了他们关注的唯一主题,他们恰恰不知道这个主题已经被取代了,甚至西方也不把它作为一个主要议题了。

而且年轻人对民主/专制的话语体系也不感兴趣了,而是对现在的民族冲突、民族立场的表达感兴趣,因为这是新时代的新话题,而《战狼》也好,《红海行动》也好,包括现在的《流浪地球》,很准确地切入到当下新的话语体系中。所以我们的公知以及很多知识界人士感到迷茫、失落甚至愤怒,因为他们实际上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变化,没有准确把握住当下主要的、世界性的问题,时代已经变了,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

9楼
研究生一年级

前几年总局派了几批新生代导演去好莱坞学习,现在交出的作业大多不错,总算是看到电影进步变革的希望了

10楼
高中三年级

我看了,反正吴京的电影我都看。

11楼
小学六年级

就是不为了什么情怀与科幻火种,片子本身也不错啊,有的人只是觉得国产就是原罪吧

12楼
初中二年级

看看去

13楼
辅导员 我是男的,不要叫我妹子,好肉麻,咦~

不行就是不行,你行别人说什么都没用。

14楼
大学四年级

狂顶楼主!我虽是资深科幻迷和好莱坞漫威迷,且我也觉得流浪地球还有瑕疵和不成熟之处,但这已是相当有诚意的作品,里面很多中国人才懂的特色和情怀,非常让人感动,期待更好的国产科幻!

15楼
博士后

科幻科幻,必然是科学和幻想结合的呀

16楼
大学四年级

好多人跪久了膝盖就生根了。同理,现在日本动漫开始走下坡路,国产动漫则一定会越来越好!

17楼
大学一年级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朋友圈有装逼症患者,说流浪地球比我不是药神还烂,这两片都不烂好吗,除了喷啥都不会。

18楼
初中三年级

希望是比钻石还珍贵的东西……可我并不觉得钻石有多珍贵,一堆碳元素地球有的是,怎么就珍贵了😂

19楼
大学二年级

支持一下

20楼
小学二年级 暂卸载论坛。

赞。流浪地球真的很好看。我推荐给了朋友同事。我朋友圈很多人都去贡献了票房。国产电影真的做的越来越好了。现在看中国电影看到了希望。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好电影。

21楼
研究实习员

没人呼吁不要去看,楼主你误会了,批评正是爱之深的表现,能花那么多精力去议论一部电影,不就说明挺重视这部电影吗

23楼
博士后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不用争啦,票房就是最好的证据,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纵使有人被说服不去看,安啦,坛子里就算有二十万弃票也影响不了票房的。我就是全家去北京华星UME支持的IMAX,我一直相信自己的影视审美,也不想跟别人过多争论。宽容些对待进步中的中国电影,这起码是中国电影进步的星星之火,而且说起来任何电影都经不起仔细掰扯。别吵了,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还是愉快地看珠宝吧。

24楼
辅导员 我是男的,不要叫我妹子,好肉麻,咦~

原话是:如果是科幻迷,联系别看了,毁智商。结果你断章取义说那个楼主呼吁大家不要去看。就好像有客人来我家做客,我说凳子太硬,长痔疮的建议不坐凳子,结果有人跑出来骂我说我家来客人不让坐。额,你不觉得你智商已经毁了吗?

25楼
研究生一年级

看过原著,虽然科学方面有些硬伤禁不起推敲,但是整个情节设定已经非常具有想象力了,不是那种看来开头就猜到结局的平庸之作。尤其原著里最后那被人误解却依然义无反顾慷慨就义的5000人,看得我泪流满面。

至于电影好不好看,我还没看过,不予置评,不过预告很吸引人,很想去看。

说起好莱坞的科幻大制作,想起当年指环王的宣传铺天盖地,我也跟风看了,感觉出了特效没别的,什么精灵/指环之类的,简直无聊。后来的猿人星球(不知道记错了没)和阿凡达什么的还有正在上映的好像是什么鱼人的根本就没去看过,一群妖魔鬼怪有什么好看的。很多好莱坞的科幻片都是一个套路,特效震撼,但是也就是这样的。

到现在为止唯一认为是经典的就是《独立日》,虽然现在看感觉特效和击败外星人的方法都很小儿科,但是那个故事展示了人类永不屈服的精神,尤其是最后那段演说,非常鼓舞人心,确实是永远的经典。

28楼
初中三年级 他汪了个喵的

电影就是个娱乐,不可能迎合每个人的口味,好的地方赞,不好的地方吐槽,看看就好,有些时候国产片不是不好,而是被强行和某些情节捆绑上,从而惹得人反感。那个楼主吐槽的主要是硬伤和逻辑,这些基本每个电影都有,但如果太多就会影响观感,毕竟一部电影不可能只靠立意和中心思想来打市场,如果只有中心思想和立意,那导演也太好当了,这种电影只不过是剧场版的新闻联播,新闻联播在强化中心思想时还会追求逻辑的合理呢

29楼
童生

不同意楼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讨论电影咱就讨论电影,不要夹枪带棒人身攻击哈

30楼
二级讲师
无论别人说什么   该看的人还是会看  不想看的人依然不会去   何必较真
31楼
二级讲师 素华映月只闻香

我没看,也不想看。

但是我看着这么多人把批评这个电影的人说是不爱国不支持国产科幻,我就恶心。

科幻电影就是一个娱乐的玩意儿,没必要扯到上纲上线。

花了钱的顾客有资格评价好还是不好。没花钱的也有资格说自己不想看不感兴趣。这样才是正常。

32楼
研究生一年级 越来越好~

看完流浪地球也觉得没多好看,可以吐槽完全没问题,但是把他和什么爱国小粉红,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就恶心了

33楼
大学三年级
这么吵吵 ,就抓了眼球了,也算是各种宣传造势吧,讨论的火热正是对片方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