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并无大田黄?

婴儿 发布于 2020-07-11 12:28:32 回帖: 0 | 评论: 0 | 查看: -

2019年522日,福建新闻网以“福建专家:千年来,单件不过10斤! ”为标题,众口一词,福州寿山乡所产田黄石,千年来没有超过5公斤的。而许许多多的文章,谈及田黄石,都说“田坑石达到30克就称成材,达到250克为大材,500克以上就是超级材,堪称王中之王。”“田黄石一般为几十克至几百克,超过1000克的非常罕见,几公斤的田黄应值得警惕”,这类说法,与元青花不过百件,汝窑不过百件的说法如出一辙,本人对这一系列判断,不敢苟同。


寿山田黄石这一称谓,出现较晚。目前可见可靠的“田黄石”称谓,最早出现在《品花宝鉴》(清陈森编)第五十三回 桃花扇题曲定芳情 燕子矶痴魂惊幻梦中,原文如下:

公子又问宝珠要出那文房什物以及玩器、书画闲放着不用的那本帐来。宝珠找了出来,公子看了,把笔点出了几十样是:“新坑大端砚四方、中端砚六方、歙石砚十方、假铜雀砚二方,徽墨二十匣、印色一斤,田黄石图章两匣、青田石图章两匣、寿山石图章十匣、昌化石图章十匣……

陈森(约1797~约1870),字少逸,号采玉山人,又号石函氏,江苏常州人。他科举不得意,道光中寓居北京,熟悉梨园旧事,遂以清代乾隆、嘉庆中优伶生活为题材,写出《品花宝鉴》前30回。道光二十九年(1849)作者自广西返京,始成全书,共60回。可见,“田黄石”称谓,大致出现在嘉庆年间。

另外,大约成书在乾隆年间以后的《红楼幻梦》,其中也提及田黄石:

壁上一副宋螺钿对联,乌木嵌银丝边腔,中间月白地岁寒三友,嵌着昌化红洗的天竺子菜玉叶,绿松石的松针,田黄石的蜡梅,都是沉香枝干。

作者花月痴人,大约生活在嘉庆年间甚至更晚。

福建的专家断言“千年来,单件不过10斤”,大约依据的是清代高兆和毛奇龄的《观石录》和《后观石录》。高兆的《观石录》,为历史上第一部对寿山石进行记述和研究的书籍,在寿山石文化发展史上有重要作用。但是,高兆虽然是康熙时闽县(今福州市区)鼓山镇后屿村人,仅仅为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邑庠生,囿于所见,并未详细记载田黄石的大小。而毛奇龄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不久隐居绍兴府萧山县,所见极为有限。而二人均非博学鸿儒,对历史典籍,所知亦不多。

其实,田黄石在宋代就受到一定的关注。南宋名臣、学者,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梁克家(1127317日-1187724日)在其所著《三山志》卷三十八寺观类六中,有这样的记载:

寿山石 :洁净如玉。大者可一、二尺。柔而易攻,盖珉类也。

珉,是像玉的石头,一种美玉。出自东汉许慎《说文》:“珉,石之美者”。所谓“柔而易攻,盖珉类”,当指今天所言的田黄石无疑。

“大者可一、二尺”,宋尺,通常为31厘米左右。新发现的田黄玺印阳刻篆体“乾隆之宝国富民强江山永固”长20厘米、宽20厘米、高30厘米、重量22.9公斤(见:《被遗忘的国宝 明清皇家田黄印玺》.搜狐网,201858),也仅仅一尺见方,断言“千年来,单件不过10斤”,是否过于主观武断?

明朝王应山《闽都记》记载“寿山在四都,山有石瑩洁如玉,可为印章,柔而易攻,大者壹二尺许”,清代施鸿宝在《寿山石印章》中记载到:“闽人言,明末时有担谷入城者,以黄石压一边,曹节愍公见而奇赏之,遂著于时。国初耿逆取之献京师权要,断掘殆尽”。说的是明代末期田黄即出名,顺治十七年耿精忠父亲耿继茂从广东移住福建到康熙十二年共十三年间,耿家把大田黄全部挖掘完并作为贡品和礼品送到京城。

《寿山石印章》中明确记载:

寿山属候冠县,去城北五十里,与芙蓉峰对峙,其所生石柔而易刻,大有二三尺者,或谓即珉也。

王应山记载的“大者壹二尺许”,与宋代梁克家的记载大体一致。《寿山石印章》记载“大有二三尺者”,粗略估计,应该有7080斤,甚至可能超过100斤。断言“千年来,单件不过10斤”,不知有何依据?

清朝初年,大田黄基本绝迹。 清代王士祯(1634917日-1711626)在《 香祖笔记》-卷十二中描述:

印章旧尚青田石,以灯光为贵。三十年来闽寿山石出,质温栗,宜镌刻,而五色相映,光采四射,红如靺鞨,黄如蒸栗,白如珂雪,时竞尚之,价与灯光石相埒。近斧凿日久,山脉枯竭,或以芙蓉山石充之,无复宝色,其直亦不及寿山五之一矣。

与王士祯差不多同时的朱彝尊在《 曝书亭集》卷十八古今诗十七中有一首《寿山石歌》,其中有这样的描述:

其初产自稷下里,后乃深入芙蓉岩。菁华已竭采未歇,惜也大洞成空嵌。非无桃红艾叶绿,安得好手来镌劖。桂孙见之不忍释,裹以黄葛白蕉衫。

一块石头,“裹以黄葛白蕉衫”,如果体积很小,应该用手巾来裹,用衣衫来裹,可以想见绝对不止10斤。

传统说法,已知国内被公认的最大的一块田黄石是北京荣宝斋于文革时收藏的“田黄石王”,重4750克(4.7公斤,9.5市斤),显然是不正确的。前不久, 日本著名宝玉石收藏家,企业家,日本民谷社社长,明谷晴亮先生收藏的乾隆时期出土的田黄原石,重达7900(8公斤,16市斤),已经超过了上述专家所说10斤,搜狐网201858日报道的“被遗忘的国宝 明清皇家田黄印玺”,一件14.5公斤,另一件22.9公斤。

上述福建专家的结论,可以看出,来自他们所见的归纳。我们知道,无论是谁,都无法见到千年来的全部寿山田黄石,所以,他们的结论,必然来自不完全归纳推理,“天鹅都是白的”,就是众所周知的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或然性导致的错误。寿山田黄石“千年来,单件不过10斤”的论断,与元青花不过百件,汝窑不过百件的论断,是否正在重蹈白天鹅的覆辙呢?

天地一沙鸥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回帖
列表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