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笔记142—《玉润中华》特展随感

硕士 发布于 2023-12-05 16:19:50 回帖: 11 | 评论: 8 | 查看: -

2023年11月24日,周五,我和妻子专程到南京博物院(“南博”)参观了《玉润中华》特展(见图1)。特展共两个展厅,我们耗费了近5个小时参观,几乎拍摄了每一件展品和每一项解说词。看过特展后,我们一致认为:收获极大、不虚此行。最近几天,每当想起这次特展,我的心情都很激动,现将几点随感分享给诸君。



第一,本次特展是一个深入了解“玉文化”、“玉文明”的绝佳渠道,可谓千载难逢。

本次特展的展品,不仅有“南博”自身典藏玉器,而且还有“南博”从享有盛誉的全国四十余家文博、考古单位借调的诸多典藏玉器,可谓举全国文博、考古系统之力,盛况空前,可谓千载难逢。这些精挑细选出来的能够代表中华“玉文化”、“玉文明”的成百上千件典藏玉器以时间为轴线、按由远及近的顺序依次展示,向观众呈现了精彩绝伦、美不胜收的“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不仅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也必将在日后产生深远的影响。


看过特展,我不仅被展览的内容深深吸引、强烈震撼,而且对中华“玉文化”、“玉文明”深刻认同。我相信,这绝非我一个人的感受,相信看过特展的绝大部分人都有与我相同的感受。


无论是玉石行业的从业者、还是玉石爱好者,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话题就是“玉文化”,但很少有人能说的清楚到底什么是“玉文化”。于我而言,“玉文化”的启蒙者是苏州玉雕名家—董月好老师。我清楚记得2017年在微信端与董老师一次交流时,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道:玩玉要先从了解“玉文化”开始,只有真正喜欢“玉文化”,才能在玩玉这条路上走的长远。董老师的这句话对我影响至深,至今未忘。说来惭愧,尽管董老师向我指明了玩玉这条路应该怎么走才能长远,但我从未深入学习过“玉文化”,只是对良渚文化、战汉玉雕、明清玉雕做过一点粗浅了解,完全谈不上系统与深入。


看过特展,我坚信自己有十足的动力去深入了解“玉文化”。请看特展《导言》(见图2-图4)。



坦率地说,看过《导言》后,我有两点突出的感受:一是感觉自己血脉喷张,无他,唯因《导言》深深震撼了我,请看这些词句:“在人类文明的时间轴中,从玉器到玉文化再到玉文明,玉,伴随中华民族走过了近万年的历程,成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物质载体;也是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重要特质。”;“伴随中华民族走过近万年历史的玉文化,无疑是诸多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中,最为璀璨高华,兼具精神与物质、宗教与世俗、道德与礼仪意义的存在。”我坚信,任何一个喜欢“玉文化”的人,在看过这些词句后,不仅会有深深的认同感,而且会有强烈的震撼感。二是感觉自己的认知太浅、格局太小,参观特展前,我只知道“玉文化”,从未想到过更高层次的“玉文明”。


看特展前,我仔细看了一遍《导言》,深受震撼;看特展后,我又仔细看了一遍《导言》,深感信服!请相信我,这份《导言》不仅仅是《导言》,更是不折不扣的《结论》!


第二,观展人数之多出乎我们预料,尤以年轻人居多,既意外又欣慰。

看特展前,我们了解到本次特展的观众很多,为了避开周六周日的如潮人流,我们特意预约周五工作日观展。但出乎我们预料的是:周五这天的观众依然很多,观感上几乎与我们2018年春节时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观众人数相当。特展的两个展厅,目光所及之处,全都是人。除了人多之外,我注意到:观众以年轻人居多(有位男青年向同行的小伙伴介绍展品时所表现出来的玉石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令我深感钦佩),类似我们这种中年人反倒不多,这令我既意外又欣慰。我意外的是没有想到居然有这么多的年轻人会喜欢玉器、喜欢“玉文化”;我欣慰的是“玉文化”、“玉文明”的传播、发扬与光大,已覆盖到代表未来的年轻人群体,这种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生生不息。


据苏州玉雕名家—李一涛老师介绍,他接触过许多年轻玉友,与老一辈玉友相比,这些年轻玉友得益于社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普遍具有更好的审美观和独立思考能力,他很看好这些年轻玉友。当然,这种不断进步的审美眼光,也倒逼玉雕师必须在设计上不断创新,创作出既有历史传承、又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玉雕作品,如此才能获得年轻玉友的青睐与认可。


第三,展品中玉料的解惑,玉料也是“玉文化”的组成部分。

本次特展前,我们从来没有在任何博物馆的展品中见过和田玉的原石,即玉料,所见的展品均为玉料雕琢的玉器。在我读过的各位老师、前辈撰写的和田玉的文章中,但凡是提到博物馆典藏玉器的,也只有器、而无料。因此,一直以来,我认为“玉文化”传承的只是玉器、而无玉料。


看过特展后,我的观点改变了,我承认玉料也是“玉文化”的组成部分。当然,与玉料相比,玉器才是文化气息的最佳载体。请看展出的两块玉料(见图5-图6)。



就现场看实物而言,这两块籽料原石的块头不小,盘玩应略感吃力,更适合摆放。按照今天的眼光来看,左侧金红皮原石,是一块上乘的做料;而右侧黑皮原石,更像是一块玩料。


与这两块玉料相比,我更喜欢的是配套的解说词,着实有趣。


与本次《玉润中华》特展配套的是“南博”编写了同名书籍(见图7)。这本书除了包括特展所有展品的详细介绍外,还附有四篇学术论文。在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徐琳老师撰写的《传承、交融与辉煌—中国隋唐至明清时期玉器的发展历程》一文中(见图8-图10),描述了以下史实:



1. 和田玉真正在玉器制作中占绝对统治地位,应该是自隋唐开始。

2. 按文献记载并结合出土品、传世品,从西域进贡(或流通)到中原的和田玉,在隋、唐、宋三代,均为子料(籽料);元代无文献记载;明代开始开采新疆和田玉山料。

3. 清乾隆皇帝认为一般山料的玉色、玉质不如子料,但高品质的山料不逊子料。【注:古人与今人对山料和籽料的基本看法是一致的。】

4. 故宫博物馆还藏有不少清宫留下的玉料,有山料亦有子料。【注:我看过的故宫各项展览,没有见过一块玉料,想必很少展出。】


由此,我强烈推荐所有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玉器、“玉文化”的朋友们,都去现场参观《玉润中华》特展(现场观展的震撼感绝非读书可以替代),并购买极具价值的同名书籍(可网购、有折扣)。在我看来,内容如此翔实、串联如此精彩、规格如此之高的玉器展览,很多年内不会再办了,一旦错过本次特展,殊为可惜,无法弥补。


最后,就以本次特展我最喜欢的几件玉器作为结尾。


图11:江西博物馆藏 商晚期(殷墟时期) 活环链玉神人饰 叶蜡石质



图12:徐州博物馆藏 战国晚期—西汉早期 S形玉龙饰




图13:咸阳博物院藏 西汉中期 玉熊




图14:巢湖市博物馆藏 战国晚期 玉卮(音zhī,意为玉制的酒杯)



图15: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朝—唐早期 玉梁金宝钿带



君子温润如玉 归来仍是少年

写于2023年12月5日 北京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等39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回帖
1楼
初中三年级
谢谢整理分享,我国玉文化源远流长
2楼
博士后 温婉,古风

分享的真好!

3楼
书生

那本书我也斥巨资买了,前天刚到货,还没来得及看。我也准备抽空去一趟。

: 一定要去的,有机会,我会二刷的。本次去,是为了将就看子冈杯。我们11/24看的《玉润中华》特展,11/25看的《子冈杯》。
4楼
百姓
赞。我也很想去。
5楼
小学四年级

写的真认真

6楼
大学二年级

写的很详细,需要慢慢看。谢谢

7楼
大学一年级 碰到烂人不计较, 遇到烂事不纠缠。

最后的金镶玉腰带挺好

8楼
初中二年级 一个翡翠和田双修的穷狗

太羡慕了😞😞

: 何出此言啊?若在国内、且身体允许,建议你看看《玉润中华》特展。
9楼
大学三年级
感觉现在不仅玉雕师和集玉之人审美水平渐长,民间对文物的拍照水平也节节攀升。如果这些出版集里的配图能更新一下就好了~现在的图大多有文化之美,而缺一点本身玉石宝石金银材质的美感。其实那种美恰恰是最直观、冲击力最强的,不然当初也不会被好好珍藏于天潢贵胄身边了。图23的桐荫仕女图摆件,以前看图真没有特别注意过。前段时间看了一个视频,玉质皮色配上巧思和工艺,真让人喜欢的不得了~
: 你说的有道理。不过,好东西太多了,给这些好东西拍出精美的图片也是一项大工程。
10楼
小学一年级
跟着“观展”,学习。
11楼
托儿所

写得好!我下单了这本书

12楼
高中一年级

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