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玺填充的探讨

小学四年级 发布于 2011-03-22 11:53:18 回帖: 59 | 评论: 0 | 查看: -

摘要:采用布鲁克红外、QUANT’X 型荧光能谱仪对广州荔湾区康王路荔湾广场不同商家的105件碧玺样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碧玺都存在充填现象,充填物可呈白色絮状物、黄色絮状物、蓝色闪光、流动构造等存在于碧玺内部,有些不明显的碧玺样品,在红外及QUANT’X 型荧光能谱仪下仍然有有机物及Pb峰的存在。

关键词碧玺;充填;铅

Reseach on the Filling of Tourmaline

Abstract:
By the using of IR and XRF,measurement of 105 tourmaline samples which collected from diffirent merchants in Liwan plaza,Kangwang road,Liwan district,Guangzhou has been mad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ost majority tourmaline has the filling phenomenon.The filling may assume white or yellow flocculus, blue flash and flow structures inside.Even organics and lead can be found still on the sample which has unnoticeable filling by IR and XRF testing.

Keywords:Tourmaline;Filling;Lead

碧玺作为一种颜色丰富、鲜艳、多色性明显的中高档宝石,其独特的美丽给予切磨宝石的工匠们和珠宝设计师许多创作的灵感,从而更多的钟情于将这独特的宝石融入他们的个性珠宝设计,越来越成为时代的潮流宝石之一。但是碧玺包裹体丰富,裂隙发育却成为碧玺加工中的一个痛病。据广州荔湾广场的厂商称,一般工厂在半宝石的加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原料的破裂,增加出品率,都是在切割之前充胶,其作用就是增加粘合度并附带着增加透明度。特别是碧玺,作为半宝石中的比较贵重的一个品种,一般即使在充胶之后都才有10-20%的出品率,如果不充胶,出品率可能连5%都不到。这样,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出品率,几乎所有的碧玺在切割之前都会有充胶这个环节。

笔者在荔湾广场收集不同商家的105件样品进行了相关的测试。

1.常规检测

在常规的宝玉石检测仪器下,充填碧玺的充填物可呈白色絮状物、黄色絮状物、蓝色闪光、流动构造等存在于碧玺内部,如下图1:


图1
碧玺的充填物

Fig.1 Filling in tourmaline

充填物多的样品用热针刺探,显微镜下可见有液体溢出并伴有臭味。

1.布鲁克红外测试

通过布鲁克红外测试,显微镜下可见充填物的样品都伴有3057cm-1
吸收峰,以及2964 cm-1、2947 cm-1、2874 cm-1的吸收峰(图2)。表明样品内部确实有有机物的存在。并且,一些显微镜下观察充填不明显的碧玺样品同样可能存在有机峰位,不过是峰较小而已。

图2
3057cm
-12964 cm-1、2947 cm-1、2874 cm-1的吸收峰

Fig.2 Photograph 13057cm-12964 cm-1、2947 cm-1、2874 cm-1absorption peak

1.QUANT’X 型荧光能谱仪测试

QUANT’X 型荧光能谱仪对样品的金属元素进行测试,发现绝大多数样品里面都有较多的Pb峰的存在,如下图3

图3

由能谱仪测试可看出碧玺中金属阳离子除了Fe、Mn、Ca、Ga外,还有较高的Pb峰,对所收集的105件样品进行测试,92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Pb峰,占所收集样品的87.6%,可以判断是充填物中的Pb所致。

1.结论与探讨

根据国家标准,此类样品应该定名为充填处理碧玺,然而现阶段,绝大多数碧玺商家乃至做半宝石的商家,在加工的过程中都有充填的环节,虽然充填的程度不同,充填物的多少、明显程度也有差异,但是按现行的国家标准规定,须定名为处理类。那么,几乎目前所有广州荔湾广场的碧玺样品都得定名为处理。

目前国内的半宝石行业,在加工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添加胶、蜡之类,或者充填玻璃之类(该批样品中尚未发现),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出品率的目的。行业的发展需要标准的正确规范与引导,一棒子打死或许可能有矫枉过正之嫌。笔者认为,充填有机物确实也有所作用,不然,那些中低档的碧玺的出品率就更低,碧玺行业乃至半宝石行业将面临重大的危机。那么,可否按充填的程度进行分级,即明显的,对样品的品质有影响,或者有添加有害元素的,应加以说明;如不明显,仅对加工有所改善的,可否定位为优化?于此又联想到红宝石的充填处理,不是与此极为类似吗?或许有关部门应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沟通,才能有利于行业更好的发展。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回帖
1楼
大学一年级

对碧玺没研究 很深奥

楼主
2楼
小学四年级

学习中成长,多学点,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

3楼
大学一年级

恩恩

4楼
初中三年级 微信lvzhenxin0110 高级珠宝生产制造商-Zoree琢岩珠宝,一生只为珠宝的男人,

好贴!揭露碧玺填色珠子!

抱歉,作者被扔进小黑屋反省中
6楼
小学三年级 都是些破石头,放下最重要

专业的好贴。是鉴定站内同志搞的。

7楼
小学五年级

技术贴,学习ing

8楼
高中三年级

学习贴

9楼
高中三年级

决定不买了!:(

楼主
10楼
小学四年级

都是我的错,把你给吓坏了。

11楼
初中一年级

好贴。市场应该公开化,充填的有充填的价,完全无处理的有无处理的价。买的人心知肚明,这样比较好!

12楼
大学一年级

技术贴,来学习

13楼
大学一年级 忽悠班 主任

不懂 但碧玺的色彩是真艳丽

14楼
三级副教授 能说就说,不能说的,拉黑保平安

技术贴,支持·········

楼主
15楼
小学四年级

大家共同学习啊,喜欢碧玺的朋友,应该多了解了解

抱歉,作者被扔进小黑屋反省中
17楼
小学五年级

楼主说得好,所以现在碧玺,很多机构尤其是顶级的机构都不敢开证书啦!

18楼
初中二年级

首页留脚印,mark

楼主很专业,期待更多大作

19楼
小学三年级

学习下~~

20楼
大学二年级 班主任

似懂非懂。。。还是不太明白,不知道怎么鉴别。

楼主
21楼
小学四年级

根据充填的特征,自己可以摸索一下

22楼
幼儿园大班

转发一篇文章:
碧玺的灌胶及水晶半宝石灌胶的行业内幕解密

--------------------------------------------------------------------------------

  前言:我不想以这个问题来博取众人的理解,也不希望大家对问题敏感过度,只想在此之前,申明两点。

第一句话: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有技术的,没有技术的行业永远不存在!宝石行业也是。不要指望宝石行业停留在史前石器时代,石头磨石头地给你制造最真的“宝石”。

第二句话:技术的发展是有代价的,科学技术是个双刃剑。宝石技术的加工和商家的销售可谓良莠不齐是不争的事实,有时候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势头也是很可怕的,往往诚实经营的商家因为货真而成本高、定价高反而没有市场,许多商户迫不得已也加入到制售假劣的大军中去。这一点消费者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你们自己也需要问问自己是否有必要,真的那么计较许多呢?有些人总是暗暗得意自己买到了“颜色又好,价格又便宜,个头又大”的好东西,殊不知这个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的!

1. 历史背景

90年代,碧玺的加工,乃至很多晶石的加工都是不采用灌胶技术的,偶尔采用一些简单的浸胶技术以提高产品的硬度。当时人们对宝石玉石的挑剔程度不高,以珠子为例,人们更加关心原料的完全天然性,不是很在意的珠子的抛光程度,以及珠子的光洁、瑕疵、形状等等,挑剔度都不高。因为在没有浸胶和灌胶的情况下,珠子往往不是那么圆滑(圆珠可能不够圆),光度也可能不够那么好(因为原料固化——这个和硬度是无关的,如果你不懂什么叫固化可以看看下文,同时学习下绿松石的知识就明白了)。就像现在很多人还在挑剔纯天然的萤石、绿松石、孔雀石等很多石头为何不够圆一样,岂止真是顾客的挑剔让加工技术出现了嬗变~

进入新世纪以后,自从中国人接受了美国的灌胶技术后,宝石加工业飞速发展~如同开料切割、圆珠异型成型、介面加工、雕刻打孔、抛光等宝石机械设备等各种技术环节的设备更新一样, 灌胶的技术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硬度和成品率~~而且更提高了成品的成“色”!

2.说水晶及半宝石的浸胶、灌胶的与翡翠的灌胶的区别。

水晶宝石的灌胶也罢 浸胶也好,两者有很大差别,但是首先要搞清楚翡翠的充胶(灌胶)问题

翡翠的灌胶(充胶)是有前提的。

翡翠的灌胶有一个最大的前提是它是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了酸浸漂白,墩蜡处理。只要是B货翡翠哪怕是所谓的“无胶B货”,其内部己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
而充胶处理翡翠,则是经过了强酸腐蚀漂白、去劣存优处理,然后注入增透固结的胶质聚合物填补,这样的称呼为充胶货。
不管优化翡翠还是充胶处理翡翠,实际上应定为破坏性处理翡翠即B货。
此外还有一种叫弱腐蚀翡翠,因对其内破坏性不大,应称优化翡翠,而不能称呼为处理翡翠。
至于充胶加色处理翡翠,及无胶染色处理翡翠,通过酸浸漂白注胶或不注胶,并加入染色剂的翡翠,也称呼称B+C货翡翠。
引申一下:那么如何判定翡翠的灌胶货呢?
BC货首先都是经过酸洗,其内部结构被破坏,有一些矿物质(主要是杂质)被酸带出,这样透明度通常会提高,而原来的裂隙扩大,因此其结构就不如A货致密,从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说,其密度、折射率、硬度等性质就会相应有一些变化,但因为这种变化比较微小,因而不轻易测出。
B货会经过充胶处理,胶会充填到裂隙中,因此仔细观察裂隙会有胶的痕迹;C货经过染色处理,因此其颜色是人工充填进去的,看上去和翡翠天然形成的颜色就不同,行货说色比较“邪”就是这个意思。
上面已经提到经过处理的翡翠硬度有所变化,具体地说是降低了,所以在抛光的时候就不可能抛出象A货那样的油脂光泽,而且因为结构被破坏,抛光的时候其表面一下矿物可以就会被抛掉,形成一个个的小坑点,并且形成象橘皮一样的纹路,就是所谓“橘皮纹”
因此:破坏玉石晶体结构的不是灌胶过程,而是酸洗过程!这个是最重要的区别!有些搞翡翠的商家自己本身不懂水晶和宝石,一听说什么充胶、灌胶,本能地排斥,其实宝石的优化历史渊源比翡翠的优化承认度要高很多,原因很简单,如同琥珀的加热优化、祖母绿的无色油改良优化一样。
3.水晶的灌胶和浸胶的不同。

如同我在上文——何谓绿松石的浸胶 灌胶 充胶 过蜡 上蜡 提到过浸胶和灌胶是不同的一样。

灌胶采用的设备一般是:真空灌胶桶,使用宝玉石专用灌胶胶水,配合固化剂,将其经由高温加压,以填充宝石之小裂缝,达到改变宝玉石性能。采用的材料有灌胶胶水、宝石固化剂。

采用的材料是宝石灌胶环氧树脂胶、宝石成型树脂胶及配合固化剂。

举例而言: 主剂9012A 固化剂9012B

【产品特点】 ● 本品为环氧树脂宝石胶,粘度低、渗透性好、透明度极佳,使用方便; ● 需加温固化,可使用时间长; ● 固化后硬度高,表面光亮度好; ● 固化物耐酸碱性能好,耐湿热和大气老化,具有良好的抗压、耐刮耐磨、强度高等物理特性。

【适用范围】 ● 广泛应用于各类绿松石、半宝石的加压灌注,加工成绿松石半成品; ● 其它人造宝石类产品的灌封。

【外观及物性】 型 号 9012A 9012B 颜 色 透明液体 透明液体比 重25℃ 1.07g/㎝3 0.93g/㎝3 粘 度25℃ 500~580cps 25~35cps 保存期限25℃ 6个月 6个月

【使用方法】 配 比: A:B = 100:80-100(重量比)可使用时间: 25℃ × 15-20天(100g混合量)固化 条件: 100℃ × 48-72小时 ● 要灌封的产品需先除潮,保持干燥、无水分; ● 按配比取量, A、B剂混合后需充分搅拌均匀,以避免固化不完全; ● 搅拌均匀后请及时进行灌胶,在使用过程中可适量加入稀释剂对胶液进行稀释,灌注后,胶液在压力的作用下会逐渐渗透到绿松石的缝隙中; ● 固化过程中,请保持环境干净,以避免灰尘与杂质进入产品中。

【固化后特性】 抗压强度 kg/mm2 25 硬 度 shore d 96 热变形温度 ℃ 165 吸水率 25℃ %24小时 <0.1

【注意事项】 ● 有极少数人长时间接触胶液会产生轻度皮肤过敏,有轻度痒痛,建议使用时戴防护手套,粘到皮肤上请用丙酮或酒精擦去,并使用清洁剂清洗干净; ● 在大量使用前,请先小量试用,掌握产品的使用技巧,以免差错。

【储存与包装】 ● 本品需在通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保质期六个月,过期经试验合格,可继续使用; ● 包装规格为每组40kg,其中包含主剂20kg/桶、固化剂20kg/桶。

灌胶和浸胶到底有何不同?

灌胶过程与浸胶过程差不多,只不过无色的浸胶树脂换成了有色的灌胶树脂(说白点就是后者是参入了有色染料),最重要的是浸胶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它的程度是有限的,没有破坏晶体的结构的,而灌胶要将绿松石等半宝石和树脂放在密封的压力罐内,用真空泵抽出空气,使原料吃透树脂~~两者的差别显而易见!

4.碧玺——世界之战

首先要引申一下碧玺的改色问题,碧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喜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颜色(色彩迷人,色调鲜艳,颜色丰富)。但是碧玺的改色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行是冤家。在现代世界珠宝加工史上,中国和印度、泰国三雄并起,其中中国在半宝石的加工以及珠宝首饰镶嵌业上独领风骚,而泰国在彩色宝石、半宝石戒面的加工上有独到之处,印度的钻石和贵重彩色宝石的加工和抛光技术一枝独秀。可以说三者是各有千秋的。

但是行业之间也往往存在重叠和挤压的,近年来,碧玺的“灌胶”问题好像越来越被人重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和泰国人在国际市场上攻击中国珠宝商的一个不实之词。因为他们大部分厂家还没有完全掌握浸胶和灌胶的技术(这也是为何他们的碧玺产品多半是切面而不是弧度类光面类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针对无论是灌胶的,还是浸胶的,一律扩大化为“灌胶问题”碧玺和水晶,相反中国人越来越重视印度和泰国人对碧玺加热改色(heated tourmaline)问题,也说他们的碧玺不是原色产品,你将本来深绿的碧玺褪色成迷人的浅绿色碧玺,将无色和紫色的碧玺改色成蓝碧玺,难道不是就不是问题碧玺吗??(当然后者这个技术也被广东和新疆、江苏一些碧玺原料厂家学会了,不过是采用马弗炉加热褪色罢了。)

5.碧玺到底是灌胶还是浸胶?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碧玺直接加工的只有2%~5%左右产品,加工的原料是戒面料为主,其次是高端珠子料(晶体结构紧凑,少棉絮,颜色鲜艳,这样的一般都是AAA级以上的。可以直接加工),产品大部分是戒面、切面型珠子,而很少弧度类珠子(圆珠等)。产品的流向基本上是出口。原因很简单。由于产品原料贵,出口的价格贵,贵的原因在于原料成本高,更重要的是成品率要低,而且国外客户对“灌胶”是有一定忌惮心理。

约10%~15%,一些小个体户。采用的是浸胶技术,而且往往是小公司、小加工户,他们的生存空间已经逐渐被压缩殆尽,原因很简单,浸胶的碧玺要高一点,灌胶碧玺采用的是设备是需要投放的,而浸胶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

约70%~80%的碧玺是采用灌胶技术,但是这里要两种情况:目前来看绝大部分还是没有采用有色的灌胶树脂,也不存在有些人所传的“两次灌胶”“三次灌胶”等误导之言。与浸胶碧玺的区别不过是后者树脂浸入碧玺原料的要更深罢了。只有很少数的碧玺,特别是阿富汗的清料碧玺在市场上,我们发现了有灌胶加色现象(采用了有色灌胶树脂)。

灌胶碧玺的产品主要是偏差的巴西料,终端产品主要是圆珠等弧度类珠子为主,但是不排除有些公司坚持采用高耗料 高成本的价格做最本真的原料。而灌胶加色碧玺则是针对阿富汗碧玺、部分非洲碧玺,如西瓜碧玺进行的,原因在于有些颜色浅淡、有些晶体很松脆。

不过好笑的是,世界有时候真的有殊途同归之感,就像泰国人对双色西瓜碧玺(阿富汗),也采用了加热改色的技法,以便使本身色彩不够浓烈的阿富汗双色碧玺摇身一变变成了人人求知若渴的西瓜碧玺!

当然也有人不懂宝石晶体学的人问了一个伪命题?

说单晶体的水晶宝石为何可以加色?

灌胶也罢,加色也罢,其实不存在区分所谓的单晶结构多晶结构的。色素的沉着和晶体结构的单和多 没有必然关系。原因很简单。宝石的加色和玉石的加色其实道理相当,只是有时候灌胶、加色的技巧不同罢了,翡翠有一个酸漂过程,而绿松石(玉石)的灌胶加色与水晶(宝石)则是大同小异的。

6.灌胶的产品还有那些呢?

产品质地松软脆性的,一般灌胶的:绿松石,印度红宝石绿云母(印度红绿宝),石膏,萤石,草珊瑚,海柳,砗磲,贝壳等

产品质地硬度可以,但是灌胶可以提供成品率、加工更容易的,

分三类:质地偏差的欧泊,

结构脆性大的晶石如:磷灰石,蓝晶石,锂辉石,碧玺,

大部分彩色半宝石杂石,如:天河石、拉利玛等大部分有颜色的半宝石;

那些水晶不需要灌胶?其实这个又是一个伪命题,其实所有的水晶宝石,只要你不愿意,都可以不灌胶,甚至可以不浸胶,只要原料的质地许可你进行切割、定型、打磨、雕刻等工艺。

灌胶的前提是:

1。产量要大。灌胶环氧树脂胶(宝石成型树脂胶)及配合固化剂。启用后都是一桶20公斤的。所以一点点产品是没有必要灌胶的。进一步说就是说要生产大量的珠子、各种杂石挂坠,如果灌胶的话,第一可以提高成品率,灌胶后原料固化更好,不会耗料,第二,加工更加简便、容易,切割定型程序无论是在灌胶之前还是在之后,都可以方便很多,第三因为第二,所以可以节省工钱。

2.灌胶的产品本色是否需要进行提升?有些依赖颜色的产品,往往多半进行了灌胶,比如

绿松石、印度红绿宝、草珊瑚等,当然也不排除很多其他看起来很贵重的产品。所以这个消费者也带来了一些困扰

24楼
托儿所

说到底肉眼能分辨出灌不灌胶不?

25楼
小学三年级

肉眼基本上很难, 至少要用放大镜, 很多还得动用大型仪器才能检测出来。。

抱歉,作者被扔进小黑屋反省中
27楼
小学五年级

求解?充填产生的絮状物和天然的絮状物有什么区别?肉眼能鉴别么? +1

抱歉,作者被扔进小黑屋反省中
抱歉,作者被扔进小黑屋反省中
30楼
幼儿园大班

不懂,只知道碧玺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