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界的六个谣言,据说90%的人都相信了

初中二年级 发布于 2015-06-10 22:20:33 回帖: 19 | 评论: 0 | 查看: -

在玉石行业有很多关于和田玉耳熟能详的说法,在口口相传之下被人们广为流传,但是这些说法并不一定是正确的,现整理出以下谣言,试着做一次“谣言粉碎机”。只望「谣言」止于智者,而不会成为「妖言」。

谣言一:籽料都是新疆产的

如果籽料都是新疆产的,那倒是个美好的愿望。实际上,来自岫岩县的“河磨料”、贵州罗甸的“籽料”,早已经打破这个神话。不要以为岫岩县只产岫玉,罗甸只产山料,它们也产“和田玉籽料”,同样和田也产岫玉籽料,正应了那句“名称不具备产地含义”。

贵州罗甸所产籽料

谣言二:羊脂玉越白越好
羊脂玉主要表现为:温润坚密、莹透纯净、如同凝脂。油脂的光泽是微微闪黄,其质地也是微微闪出浅灰的色调,纯白而不油润就不是羊脂玉了。另羊脂白玉是现代称呼,以前只称羊脂玉或脂玉。所以羊脂玉越白越好是谣言。

羊脂玉籽料手镯

谣言三:和田料最好,俄料、青海料都不好
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在白玉家族中和田玉料是最好的,毋庸置疑,但俄料和青海料与和田料的化学成分是相同的,是同一个家族。俄料和青海料的顶级玉料丝毫不亚于和田料,而且和田料里也有不少毫无利用价值的废料。

谣言四:玉件上的僵/绺/花等佩戴久了会消失
把玩和佩戴玉的过程中所接触的种种有机、无机物质不会使玉质及颜色发生显著的变化,更不会有什么“治愈”作用。至于很多人“看到”和“感受到”的变化,其实是油脂、包浆等起到的遮瑕和改善光泽的作用。

谣言五:俄料越盘越干
俄料本身不会,但皮很可能会。这里说的可能会“越盘越干、越盘越涩”的皮是那层“僵皮”(伴生石皮、风化皮、腐蚀层)。俄料的这层“皮”性质和玉不同,油、蜡等能沁入较深,通过擦拭等简单的方法难以立即去除,而随着长期的盘玩,油、蜡挥发或升华掉了,也就“变干”了,但并不是说玉料被盘干了。

如图:玉料可不会越盘越干

谣言六:染色和田玉,没有地方可以鉴定
虽然和田玉皮色是真是假,道理上是能出证书的,但仍有两点原因使得执行的过程变的异常困难:一是国家目前尚无和田玉染色鉴定的相关判定标准,也无行之有效的专用检测方法。二是行业内也有行业内的规则:“但当染色面积很小、浅时则可以不注明”。

理论上可行,难在执行

回帖
4楼
大学三年级

学习贴

5楼
大学二年级

学习了

7楼
小学一年级

又学一招

8楼
大学一年级 上善若水

学习了,谢谢

9楼
研究实习员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谢谢楼主

10楼
初中三年级

学习

11楼
初中三年级

赞一个

12楼
研究生一年级

支持技术贴

13楼
高中一年级

支持技术贴

14楼
高中三年级 http://blueyh.taobao.com

不错。

15楼
幼儿园小班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6楼
小学二年级

好贴。

17楼
高中三年级

学习学习

楼主
18楼
初中二年级

谢谢 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