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机制币著名人物之中国的机制币雕刻师

幼儿园小班 发布于 2017-06-19 10:25:23 回帖: 0 | 评论: 0 | 查看: -
近代机制币著名人物之中国的机制币雕刻师
晚清时中国才引入机器造币,因此传统的雕刻工艺在引入初期派不上用场,必须仰赖外国人代劳。然而中国人以手巧闻名,只要有正确的指导,假以时日仍可迎头赶上。譬如光绪二十一年湖北银圆局继广东钱局之后6年开张时,即无须倚靠外援,甚至4年后其主管王承恩奉召北上筹办京局,临行前制作紫铜样币“携之至京,陈之各堂,以示无须赁用洋匠之意”。遗憾的是,与书画家相比,工匠的地位卑微,不被视为艺术家屡屡因居幕后而受忽视,如提到紫铜样币时只说“泸匠黄某所镌”。故各厂各币模究竞出自何人手笔,外界很难得知,仅有少数因缘际会在走过的岁月中留下了只字片语。
钱币上有雕刻师的署名,这在西洋已有千年的传统,几乎与其硬币的历史一样悠久,因此意大利外交官罗斯在访问各厂时,留下了一些中国籍雕刻师的名字:雕刻宣三壹角银币背面的天津厂余子贞、雕刻孙像五星版开国纪念币的南京厂何子梁、雕刻黎元洪像银圆及袁世凯小面像十文铜元的武昌厂朱子芳、雕刻袁世凯大面像十文铜元的王少贤。除此之外,前天津造币总厂李伯琦提到该厂有学生唐尚金“摹刻飞龙模最佳”、“孙中山纪念金币,民国元年,南京厂铸,雕刻者陈技士,大如二角小银圆”等,然而,其他北伐之前各厂的文献记载中就很难找到技师的身影。因此虽津厂出品了不少精美的人像币如徐世昌、曹锟、段祺瑞、褚玉朴、张作霖,乃至“孙像背地球”等,但都无法确定是由哪位雕刻师所操刀。
北伐成功后,上海筹措多年的中央造币厂成立,因制度完备,情况改善。虽欠完整,但仍可从零星的文献中梳理出若干雕刻师的经历。
周志钧,江苏丹徒人,字鑫甫。宣统二年(1910年)进入北洋政府主持的天津造币总厂,师从意大利籍雕刻师路易奇·乔奇习艺,1933年(民国二十二)3月上海中央造币厂正式开制时任“雕刻技正”(“技正”是旧时中国办理技术事务人员的官职,这里相当于总雕刻师)。1937年5月因急症在家中去世。周志钧虽是开制时已任职,但当时模具都是进口,挥洒的空间十分有限;可确定由其操刀的是尺寸同一圆银币但无面额的民国二十五年宪政纪念币,有3种形式肖像,目前只有铜样存世。

周志钧
董益谦,河北沧县人,天津造币厂雕刻学校毕业,1926年(民国十五年)进津厂任雕刻员,1932年至1935年在山西二作,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月入上海中央造币厂任雕刻技佐,次年5月雕刻技正周志钧病逝,6月定由董益谦暂代。7月厂里又改派黄伟存负责雕刻室,董随即在当月辞职回山西工作。1938年董到重庆,8月担任成都分厂任雕刻技士股长,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9月调升总厂荐任技士。他的作品颇多,早期的如阎锡山像“主张公道”章;到成都分厂后受命雕刻委托上海美商北极公司代制的民国二十九年铝辅币的原模;后期的民国三十八年金币系列以及台湾伍角银币、壹角铜币的比稿等。1949年迁厂时董未到台北,上海造币厂复工后留下担任雕刻技师。董益谦技艺承袭自天津造币厂洋雕刻师乔奇及其弟子周志钧,可算是隔代传人咨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派宝会官网:.......

网站温馨提示:
  • 请用淘宝或闲鱼标准流程交易,切勿直款(淘宝先款,直接汇款,微信直款,支付宝直款等等)。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回帖
列表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