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叶不仅能用来包粽子,还能做出这么好看的工艺品!

小学二年级 发布于 2017-09-07 15:51:26 回帖: 4 | 评论: 3 | 查看: -

棕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你可能会说,

不就是用来包粽子的嘛~

其实,棕叶的用处可大着呢!

 

你能想象下面这些花样百出的凉拖鞋,

就是用这棕叶编织而成吗?

 

这就是汉族的传统手工技艺:棕编

棕草制品,古来有之。

它是中华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印记,

被我国文化部誉为“民间一绝”。

四川的“新繁棕编”作为其中代表,

是新都县新繁镇的传统手工艺品,

起源于清代嘉庆末年,

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2011年,棕编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新繁棕编的来历,

相传是两百多年前,

一位新繁人家里院子里摘了几片棕叶,

顺手编成了一个小提兜,

给上孩子用来当书包,

后来当地人都觉得这个棕编书包还真不错,

就慢慢地传开了,

随着棕编手艺不断发展,

还陆续出现了凉帽、凉鞋等其他棕编制品。

 

每年的四月,

棕树开始舒展嫩芽,

这是采摘嫩棕叶的最佳时节,

接下来就是新繁棕编手艺人忙碌起来的时候了。

采集回来的绿色嫩棕叶,

先用针刺篦梳,划制成丝,

变成一条条形似绿色挂面的棕丝。

 

之后,需用双手巧妙地把部分棕丝搓成棕绳,

再将棕丝、棕绳经过浸泡、硫熏、晒晾断青,

或将部分棕丝染成五颜六色,

以做出更多样式和造型的棕编品。

要怎样才能做出各种造型呢?

那就需要用到模型了,

模型一般是木制或者泥塑。

 

新繁有句俗语:

“打不来粽叶子,你就嫁不落”。

在当地,掌握熟练的棕编技艺,

是考验妇女是否心灵手巧、善于持家的重要标准。

朱木兰20岁时嫁到新繁,

就跟着婆婆学习棕编技艺,

“民间的工艺都是祖传的,

家里的上一代传给下一代”。

由于她学得快,肯吃苦,

心灵手巧又聪明,

很快就在棕编手艺人里出了名。

 

朱木兰作品:新繁棕编草帽

 

今年已经60多岁的朱木兰,

一辈子都在做着棕编的活儿。

1989年,朱木兰牵头成立了成都荣龙帽业有限公司,

坚守在这块老祖宗留下的宝地里,

直到2005年下半年,

棕编市场前景变好,

产品也供不应求。

朱木兰适时牵头成立了

新繁镇妇女棕编协会、新繁镇棕编合作社,

全镇有800名妇女报名参加。

棕编的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其产品远销法国、美国、加拿大、

俄罗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

 

朱木兰作品:新繁棕编熊猫储物盒

 

 

朱木兰作品:新繁棕编拖鞋

 

作为新繁棕编的领军人物,

朱木兰还要兼顾棕编工艺品的销售,

忙得不可开交,却乐此不疲。

棕编,就是她一辈子最惦记的事儿。

 

凝聚着世世代代手艺人心血的棕编,

散发着古老而智慧的光芒。

只要有人学,手艺就还在。

踏上了非遗传承的道路,

便守着一颗匠心走到底。

 

 

无论你是喜欢收藏的还是喜欢工匠作品的,都推荐你添加:匠粉,我们每天都会不停的输出对匠粉们的精神食粮,如果文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希望你给我们评论提出,匠粉期待你宝贵的意见!

 

为了让身边更多人了解非遗,欢迎转发匠粉此文章!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等7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回帖
1楼
初中二年级 剁手!

包粽子的是“粽叶,一般是芦苇叶或者箬叶。

棕叶是棕榈树的叶子,

两者完全不是一样的东西啊大哥……

2楼
研究实习员 来过

为什么我对图一最感兴趣😂

3楼
大学四年级 随闲居掌柜

我也刚想说,完全不是一个材料啊……


4楼
三级教授 天尊
可以编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