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部日剧:生孩子已经够难了,但这还只是一切的开始|KY观影:《产科医鸿鸟》

大学一年级 发布于 2017-12-20 08:51:28 回帖: 15 | 评论: 2 | 查看: -
转自2017-12-19 KY KnowYourself
后台常有同学表示我们没有亲子相关的选题,所以今天的影评就想来和大家谈谈“为人父母”的第一步:生孩子。 日剧《产科医鸿鸟》由土井裕泰、金子文纪导演,绫野刚等人主演,改编自铃木祐梳的同名小说。这部剧以一座医疗中心的妇产科为场景,讲述了一群产科医生的工作经历,由于探讨了生育对个人和家庭的意义,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受到热烈好评。
今天我们就基于这部剧,和大家探讨在生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情况:顺产还是剖腹产?保孩子还是保大人?孩子天生有缺陷该如何面对?……还有那个最根本的问题:到底要不要生孩子?
该选择顺产,还是剖腹产? 一天,森*来妇产科做身体检查,和医生聊天时她说自己打算顺产。医生鸿鸟樱对森小 姐的决定没有反对,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突发情况,他友好地表示如果有需求,他们也会尽力帮助。 森小 姐听了,又坚决地表示自己绝不会剖腹产。她觉得,剖腹产、吃催生药对分娩来说都不是自然的。她每天锻炼、注重饮食是为了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以最自然的方式生下孩子,这样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幸福的。 森*决定到助产医院生育,那里会满足自己对生育的其他要求。她不想躺在冷冰冰的手术室,而是要在榻榻米上,在灿烂的烛光中生下孩子。手术室不会有这样的氛围,只有助产医院才会贴心地考虑孕妇的个人需求。 没想到的是,森小 姐在助产医院分娩并不顺利,最后不得不送到医院检查,由于胎位问题,森小 姐无法继续顺产,为了孩子的安全,她必须剖腹产。 森小 姐无法接受,她执意要顺产,并情绪激动地说出了背后的原因。 原来森小 姐自己就是顺产出生的,也目睹过弟弟顺产的过程。她觉得只有克服顺产的疼痛,她才会成为和自己的妈妈一样好的母亲。 助产医生听到这一切,不禁问道:“你这么努力,究竟为了宝宝,还是为了自己?”助产医生的儿女也是剖腹产出生的,她觉得对顺产的执着可能只是一种迷信。 森小 姐听到这些话,暂时放下了执念,接受了剖腹产。她在麻醉中,没有感到任何疼痛,孩子就被抱到自己面前。她看到孩子很开心,但心里对生育的方式还心存遗憾。 医生鸿鸟樱察觉到森小 姐的情绪,他告诉她,孕妇主动走上手术台也是为了宝宝赌上生命,这同样是一种奉献和牺牲,和自然分娩同样伟大。无论是那种方式,母亲最想看到的都是孩子的平安出生。 森小 姐对生育方式的执迷,主要是由于她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呼应母亲对自己的爱,也想来证明自己对宝宝的爱。这份爱是本身值得赞美的,只是森*对方式的过分迷信,使得这份爱更像是一种自私。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等17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回帖
楼主
1楼

保孩子,还是保大人?


母子平安是所有人期望的事,可是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在孩子和妈妈之间做出选择。

永井的夫人怀孕已有36周,出门时意外被车撞到,脑部受到重创,苏醒的几率不大。胎儿的情况暂时正常,若母体情况恶化,胎儿将面临危险。急救科和产科的两位医生产生了争执。

当前的问题非常尖锐:在危机时刻,是保孩子,还是保母亲?两位医生无法做主,只能让永井做出这个艰难的选择。永井听了之后觉得无法接受,他觉得自己不是医生,根本不了解具体情况,怎么能来做选择。


这无疑是残酷的。艰难的不是选择哪一个,而是无论如何都要放弃一个。不管放弃妻子,还是放弃孩子,永井必须能说服自己,必须找出一个更合理的原因,因为只有如此他才能让自己的愧疚和痛苦少一些。

永井的父母来到医院,也焦虑万分。永井的母亲担心,万一儿媳成了植物人,儿子就要照顾她一辈子,孩子出生后还要抚养,他害怕儿子的人生就这么毁了,便狠心地建议,干脆不救儿媳。


永井有些气愤,让父母离开了医院,一个人在徘徊中煎熬。医生将选择权留给了自己,父母的考虑过于偏颇,自己该依据什么做出选择?在和医生的一次谈话中,他受到了启发。


无论医生还是父母,甚至自己,都不是给出答案的最佳人选,最应该做选择的人就是现在昏迷的妻子。虽然她不能回答,但她对孩子的态度能从过去的一点一滴中体现出来:最危险的时候,她依然选择保护孩子,而不是自己。

永井想起妻子过去也说过,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果然是有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情感就是爱。永井做出的选择,就是遵循妻子的选择,这是对一个母亲的尊重。

楼主
2楼

孩子天生有缺陷,该怎么办?


每位父母都期盼孩子能健康成长,如果婴儿不健康或是有某些缺陷,该怎么面对?

一种情况是,在出生之前就知道婴儿有缺陷。比如土屋小 姐,在怀孕20周时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孩子有唇腭裂,通俗说法就是兔唇。

医生告诉她,这是婴儿的常见先天疾病,可以通过手术治愈,不必过分担心,但医生冷冰冰的语气,没能安抚土屋小 姐的焦躁。她首先想到的是自责,觉得孩子的兔唇一定是自己在怀孕后没能严格要求自我所造成的。

鸿鸟医生比之前的医生更温柔,他耐心地向土屋小 姐解释唇腭裂的现状和可能成因,还介绍她和丈夫去拜访治疗唇腭裂的专家,让他们更放心一些。回到家,她又慌乱起来。

土屋小 姐无法接受的是,为什么这种事会降临在自己身上。即便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她觉得孩子仍旧会因这个先天缺陷而比其他孩子承受更多的痛苦,她觉得自己没能给孩子一个正常的人生,怀疑自己是否拥有做母亲的资格。

最后,一封信让她彻底平静下来。这封信是一位兔唇宝宝的妈妈写的,她讲述了自己当初的烦恼,讲述自己如何转变心态,还给出孩子治疗前后的对比照片。这些真诚的话比起道理更令人亲近,让土屋小 姐接受了事实,并决定更努力去爱自己的孩子。



另一种情况,是出生之后才知道婴儿不健康。虽然现代医学有了很大进步,但有一些疾病无法在婴儿出生之前确切地检查出来,比如森口夫妇的孩子尚人在出生后才被诊断患有18三体综合征。

患有这种疾病的宝宝心脏不好,也可能患有其他先天疾病,寿命较短,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森口夫妇难以接受,将孩子留在医院由医护人员照顾,他们定期送来母乳,但从不去看望孩子。

医生告诉森口夫人,孩子的时间很宝贵,要珍惜现在的时间和孩子相处,不然就可能错过了。森口夫人听从了建议,但森口先生仍然很固执地不愿踏入看护室。

森口先生并不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他不愿去见孩子,更多是害怕。他知道孩子的寿命不长,与孩子相见就意味着要和孩子逐渐产生情感链接;但有了感情之后,他又不得不面对随时失去孩子的恐惧。

楼主
3楼

是选择为事业奋斗,还是选择生孩子?


从生孩子的方式,到孩子的健康,都可能意味着我们需要作出艰难的选择,而关于什么时候生孩子的问题,也同样困扰着很多女性。

一天,本田小 姐到医院检查,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打算不要这个孩子,因为公司最近有个大项目刚由她接手。这是一次难得的升职机会,她不打算放弃。

然而,医生告诉她,卵子会随着年龄而衰老,怀孕的几率也随之下降,很难保证她在项目之后还能怀孕。这不得不让本田小 姐再仔细权衡。

晚婚晚育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医院里里治疗不孕不育的人开始增多,很多都是因为年纪过大导致的生育能力下降。高龄产妇也在增多,高龄生育比起适龄生育存在更多不确定性。有个男医生对此不禁感慨:“生娃要趁早 。”


这激起女同事的怒火,她觉得这样的话有些不负责任。虽然生育是女性的自由权利,但整个社会环境对女性生育并不友好。

女性步入社会,需要为事业努力,不知不觉就到了30岁;一旦怀孕了,女性在职场上也时常受到歧视,甚至还会被单方面地逼着离职。

在孩子生下来之后,女性的压力依然没有减少,尤其对于第一次做妈妈的人来说,她们不得不面对全新的生活,抚养孩子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无尽资源,还需要精神上的投入。有些妈妈以为生孩子本身是最困难的,一旦孩子出生,自己就能轻松一些。这种心态让随后对孩子的抚养变得更加艰难,还有可能患上产后抑郁。

楼主
4楼

从这些故事里我们能够看到,生育对现代人来说真的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人生事件。它关乎金钱,也关乎夫妻双方的时间、感情的投入;夫妻双方在新的家庭中的身份也将发生变化,孩子的抚养、未来的教育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一旦决定生孩子,我们就要准备着走入未知的生活,接受全新的生活方式。


在这样的重大事件面前,剧中的很多母亲都会有着相似的焦虑,那就是,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比如一定要顺产的森小 姐、孩子是兔唇的土屋小 姐,在她们的意识里,一位合格的母亲应该是最爱孩子的人、对孩子最温柔的人、是能为孩子提供最大幸福感的人,是孩子最合适的照料者,会将孩子的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等等。她们害怕自己做不到“最好”。


这种对母亲身份的期待,一部分来源于她们对自己孩子真实的爱,还有一部分则来源于整个社会对“母性”的预设。在绝大部分人的认识中,“母性”毫无异议地就与女性身份绑在了一起,成为女性的一部分,仿佛只有生孩子才能使女性变得完整,不生育的女性就应该被视为不完整的。这就很容易使得大龄女性产生焦虑,她们可能会感到自己是无能的、失败的。


而剧中列举的种种情况都还只是第一步。当一个女人完成生育之后,“做母亲”更是成为了一生的课题。为了符合“合格母亲”的形象,她们也要一直努力呈现出温柔、包容、快乐、幸福的样子,自己内心的疲惫、脆弱和失落则必须掩藏下来。这种对母性的预设,在某种程度上便成为了对女性的负担和限制,因为如果她们无法到达这样的要求,很容易就会自我怀疑,进而内疚和自责。森*对顺产的执迷、土屋*的自责都由此而来。


诗人、女权主义者Adrienne就曾用自己的经历来讲述这种母性的制度化:“一个母亲似乎永远都在紧张的状态中,因为她们下了如此大的决心,要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正确’。”而她的孩子,也会感知到她的这种状态,因而在长大后告诉她,“感觉你好像始终都认为,‘你应该爱我们’。但是,事实上并不存在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人可以时时刻刻、不间断地爱着另一个人。”


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明白,母亲不是万能的、完美的,母亲和儿女的关系也不是我们日常所描述的那样单一。也希望所有在读这篇文章的母亲也要学会接受自己不完美,学会求助,每天给自己一些时间来进行自我关怀。你们值得被好好对待。


勿以伟大绑架母亲。

5楼

生孩子已经够难了,但这只是一切的开始……

6楼
研究生二年级
现代社会,使女性面临着更多难以言表的压力。要想做到事业、家庭两不误,真的需要强大的心理和身体的支撑。
7楼
解元 庸庸碌碌 平平安安
是啊                
10楼
大学三年级
一直在追这剧
11楼
研究生一年级
收藏下 胆子小  生完宝宝看 
12楼
二级助教

哪里可以看啊

13楼
高中二年级

生孩子真的太痛苦,以前旧社会女人生好多个,不敢想,怪不得说做女人命苦,现在想来就是生育之苦啊,赌命生孩子!

14楼
三级教授 天尊
没看过
15楼
三级教授 天尊
引用13楼 生孩子真的太痛苦,以前旧社会女人生好多个,不敢想,怪不得说做...
好像生第二个就会容易些,,,,,
16楼
高中一年级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