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价和田玉的体系中,最早是没有“种头”这一说的,这是个由翡翠引申而来的概念,在翡翠评价体系中,“种头”指的是翡翠的细腻、纯净和透明程度,如几“老坑玻璃种”、“冰种”、“糯种”等,而当这个概念引入和田玉评价体系中时,则结合和田玉本身的特点,产生了一些变动,下面就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些有关和田玉“种头”的说法和观点。

1、在翡翠评价体系中,“种头”指的是玉质底子的细腻、纯洁程度,但在和田玉当中,“种头”是一个综合了颜色、细度、糯性、油性的综合指标。
2、籽料的种头,主要分为青白种、黄白种和灰白种,还有些小众的粉白种、僵白种或细分出的高青白种,属于不甚常见或细分小的种类,可以一听而过,不做过深研究。
3、人们喜欢用“暖白”和“冷白”来形容玉色的色调,但其实“冷白”色调对应的,正是“青白种”,相应的,“暖白”色调相对应的,是“黄白种”。

4、在和田玉中,很少能有正一级白不带任何其他色调的籽料,即使是再白的东西,放在白纸上,也还是能够看出来白中带有或青或黄或灰的色调的。
5、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青白种”和“黄白种”的和田玉价值要高于“灰白种”,因为相对来说,这两者的颜色更加明快而富有生机,不像“灰白种”显得沉闷、死气沉沉。
6、在切料的时候,“青白种”和“黄白种”更容易反色提白,而“灰白种”不论切到多小,都很能抹去灰色调,始终使玉石整体发灰、发暗。
7、这里讨论的“种头”是指玉肉的质地、色调和光感等,切记不要将皮色的映衬当做“种头”,金皮之下未必是黄白种,而切净黑皮之后玉色也未必会走灰。

8、“种头”只是对和田玉的一种大致分类,不存在“种头”完全一样的两颗料子,另外,基于每个人对料子的视觉感受不同,即使是同一颗料子,这个人看是“青白种”,换个人看是“青灰种”,这很正常。
9、籽料在形成的过程中,产生了“阴阳面”,在“种头”方面,可表现为:同一块料子,“阳面”白度高偏“青白种”,而“阴面”走灰,是“灰白种”,这也是常见现象之一。
10、不同产地的料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种头”,大家说俄料普遍僵白、且末料油润感足、青海料水透,这都是在谈论“种头”,只是这里的“种头”不像区分籽料时那样侧重在颜色,而是更偏向于对光感的描述。
以上有关“种头”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总的来说,“种头”其实是对和田玉颜色、玉质、油润度等多个方面的一个综合评价,仅仅作为评价和田玉时的一个参考,不必过分纠结。
------------------------------------------------------------------------------------------------------
更多紫珑斋原创科普游记请点下方
紫珑斋最全科普文章大集锦
http://www.giabbs.com/post/889857501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