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蜡-琥珀几小件(蜂鸟藏品)

初中二年级 发布于 2012-07-31 10:40:22 回帖: 23 | 评论: 0 | 查看: -

不起眼的几小件,请大家随评:

回帖
1楼
初中三年级
照片拍得好有感觉啊~
2楼
小学二年级 新浪微博 @琥珀蜜蜡鉴定赏析
引用1楼 照片拍得好有感觉啊~
。。。。
3楼
小学二年级 新浪微博 @琥珀蜜蜡鉴定赏析
这是什么的?
5楼
初中一年级
耳钉有意思
6楼
高中二年级 萌老银
喜欢第一个 O(∩_∩)O~
7楼
高中一年级
喜欢第一个的颜色。
8楼
初中二年级
第一个好看
9楼
大学三年级
都好有品味
楼主
10楼
初中二年级
引用3楼 这是什么的?
老外们习惯把蜜蜡和琥珀归为一类,卖家说是此类别的包裹体,不知是否正确。。。
楼主
11楼
初中二年级
谢谢大家的鉴赏!
12楼
小学二年级 新浪微博 @琥珀蜜蜡鉴定赏析
引用10楼 老外们习惯把蜜蜡和琥珀归为一类,卖家说是此类别的包裹体,不...
不是老外的习惯。国外只有amber这个词,宝石学里也只有amber这个种类。蜜蜡是国人对不透明琥珀的称呼。 我觉得此件是人工做的,非天然品。 此图以后的几件都是优化品。
13楼
高中一年级
第七八九个我都喜欢,呵呵
楼主
14楼
初中二年级
引用12楼 不是老外的习惯。国外只有amber这个词,宝石学里也只有a...
正是由于“国外只有amber这个词,宝石学里也只有amber这个种类。蜜蜡是国人对不透明琥珀的称呼”。因此,国人才会认为:老外的习惯“是将蜜蜡和琥珀归为一类”,这种国人的理解和认知在逻辑思维上并无错误之处。至于这件东西是否天然品、以及后面的几件是否优化品,我丝毫不担心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都是在国外的私人物品拍卖会上拍得的老银镶嵌首饰,而琥珀类首饰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也并不高,作为一种再普通不过的首饰,国外没人花费高昂的代价去进行所谓的“优化处理”,可能国内出口到外国的会是,但我这些不是。。。
16楼
小学二年级 新浪微博 @琥珀蜜蜡鉴定赏析
引用14楼 正是由于“国外只有amber这个词,宝石学里也只有ambe...
不看书也不学习,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是对的,然后理解别人是混淆的。这种逻辑其实很可笑。没有钻研的心态,没有科学的精神,收藏是做不好的。 后面几件是非常典型的工艺,国外对优化并不注明。我在英国也待国2年,大多饰品均有优化。 优化是优化,处理是处理。成本也并不算高。常见就是可控压力的热炉。 你这几件看着也不太老,像是几十年的东西吧。
楼主
17楼
初中二年级
引用16楼 不看书也不学习,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是对的,然后理解别人是混...
如果你在国外也待过,应该清楚国外拍卖会是很严谨的,是否真东西会很明确的标注,而且无论是优化或处理的琥珀都有其明显的特征,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大多饰品均有优化”。而且在美国人们都很看重饰品的原始和天然形态,哪怕外表并不美观,所以一般不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18楼
小学二年级 新浪微博 @琥珀蜜蜡鉴定赏析
引用17楼 如果你在国外也待过,应该清楚国外拍卖会是很严谨的,是否真东...
我不知道你东西在哪拍的,国外也是个很大的概念。标准不同,自然也就不同。波罗的海琥珀,产自欧洲,所以我一般都按照IAA的标准来理解,在IAA标准里优化就可以不加说明出售的。 后面几件有优化是很明显的,你不信我没关系,找你信的地方去鉴定就好了。爆花是经典的优化工艺。 你这些还不算是原石类的,我也见过更加狂野淳朴的,基本就是打孔粘个别针,或者打孔直接戴。这种包嵌类工艺还是相对复杂一些的。
楼主
19楼
初中二年级
引用16楼 不看书也不学习,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是对的,然后理解别人是混...
自认为是行家的人往往更可笑,你在英国只呆了两年就以为了解国外了吗?我在美国呆了20年之久还不敢说这个话,自以为是的人往往把自己的观点当作真理,难道美国拍卖会上的专家还不如你的琥珀知识渊博吗?
楼主
20楼
初中二年级
图8是18K金和925银镶嵌的,最后一个是纯银镶嵌的近百年的老东西,这些都有铭文标识,并被专家确认为真正的琥珀加宝石饰品。
楼主
21楼
初中二年级
图9是美国土著印第安人的纯手工老琥珀制品,难到在当时也会掌握今天的高科技优化技术?可笑。。。
22楼
小学二年级
每件都很精致!欣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