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条件下真假皮子鉴定经验分享贴二:

小学一年级 发布于 2023-10-19 23:06:08 回帖: 4 | 评论: 1 | 查看: -

微观条件下真假皮子鉴定经验分享贴二:
分享一组原籽手串的微观放大图供大家交流参考:
图2:沁色深浅过渡自然,毛孔干净无染色堆积。
图3:料子在河床受到不同程度撞击,毛孔大小、深浅不一,这种在滚筒、喷砂工艺仿制难度大。关键是毛孔深处的光气,或者说是自然氧化的皮壳状态和其他部位的光气是一致的。
图4:秋梨皮皮色,整体形状过度很自然,在裂纹、凹坑处有不同程度的受沁。
图5:与图2毛孔一致,很自然的碰撞痕迹,区别在于沁色由深变浅。
图6:料子转角处过渡自然不生硬,右侧绺裂处沁色较深,上面那条裂纹,只沁进去一部分,这种当然不是染的,如果是染的,色素必定全部进去。
图7:精致洒金皮,大多数藏友的最爱,一定要记得大部分洒金皮在微观条件下是一丝一丝组成的色带,纹路是随着料子表面的微裂自然形成的,那种一片一片的只有在极个别疏松的位置才会形成。如果是大片的话就值得思考了,毕竟洒金皮这种皮色,只在结构致密的料子中出现。结构疏松的,大多都是重皮。
图8:同图7,但是那条裂纹的沁色很经典。
图9:同图7,重点在于裂纹处沁色色带不明显,个人推测是整体受沁,后来受的撞击才产生的裂纹,裂纹处又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击,局部掉块再次受沁。

微观条件下真假皮子鉴定经验分享贴二:_和田玉

微观条件下真假皮子鉴定经验分享贴二:_和田玉

微观条件下真假皮子鉴定经验分享贴二:_和田玉

微观条件下真假皮子鉴定经验分享贴二:_和田玉

微观条件下真假皮子鉴定经验分享贴二:_和田玉

微观条件下真假皮子鉴定经验分享贴二:_和田玉

微观条件下真假皮子鉴定经验分享贴二:_和田玉

微观条件下真假皮子鉴定经验分享贴二:_和田玉

微观条件下真假皮子鉴定经验分享贴二:_和田玉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等16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回帖
楼主
1楼
小学一年级

支持的玩友帮忙去闲鱼给我帖子点点赞哦,以后会经常发此类帖,帮助大家不要踩坑,非常感谢。 闲鱼号:wangzhi8354

2楼
小学六年级

图67看图裂内颜色重,有点橘色调,缺少老气感,光看图没有可以判断籽料的特征哦。个人拙见,图7对撒金的理解可能不太对。真正的撒金其实不是贵在 金 而是贵在“撒”这种皮色分布的状态,因为这种游丝散点状在料子表面尤其是在边缘棱角处聚集分布的籽一般都皮薄肉细玉性好,不易穿脏,不会长在僵,白皮上头,而且切了一般提白概率还高。现在市面上号称的撒金其实大部分本质都是黄皮,只有其色没有其形,品质差老远。撒皮其实除了金皮外,黑皮红皮秋梨皮甚至油库皮都有分布,手头标本没来得及拍照,发两个我自认为撒金的料子吧。

微观条件下真假皮子鉴定经验分享贴二:_和田玉

微观条件下真假皮子鉴定经验分享贴二:_和田玉

楼主
4楼
小学一年级

150倍镜头直射光拍出来的图片光气有些失真,下次用50倍折射光拍。 洒金皮是最受争议的,😃,个人不太认同楼上洒金皮的观点,洒金皮,重点是金色,油库料洒状分布夜店也很明显,但是我们只能叫油皮、黑皮。皮上呈现洒金的分布,他的分布是有规则的,是随着水流呈点状、丝状分布或者整托的云纹状分布,所以呈现块状的分布也很正常,点状、丝状、云纹块状都叫洒金。 第一张张图是典型的点状分布,但是第二张有局部增强的可能性,用放大镜放大毛孔就可以看到,毛孔内有没有染料堆积。正常的皮色,毛孔内都是干净的,光气也很好。

5楼
大学二年级

学习之!所以观察籽料细节,是50倍比较好还是150倍比较好呢?

: 50倍折射光比较好,我这个电子直射光的150倍放大会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