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往,百人返” 一个采玉人的“三险”生活

初中二年级 发布于 2015-12-30 12:26:08 回帖: 2 | 评论: 0 | 查看: -

在许多人的想象中,和田那些盛产美玉的山川河流一定会有海市蜃楼一样的景观和扑朔迷离的故事存在,但实际上,提及昆仑山采玉之险难,古人都这么说:“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返”。这一点不走到昆仑山上,不走近采玉者,没法体会。现就借用一个采玉人的故事来讲讲采玉到底有多艰难。外行很少有人通晓采玉的方法,了解采玉人的生活,一位采了十多年和田玉的采玉人总结说:“采玉生活有三险,探险、艰险和风险。”
探险
每年的四月份,采玉人开始了工作的第一步:探玉,也被采玉人们戏称为“探险”。一部分有经验的老玉人背上水、干粮,帐篷等物资随团出发。白天行走在悬崖峭壁边上,晚上露宿在野外,为的就是在坚实土壤和岩石筑就的昆仑山中寻找到蕴含丰富玉石的矿源。四月的昆仑山上天气变化无常,也许刚还是晴空万里,过一会却下起了雪,有时候还能在一天之内经历春夏秋冬四季。所以,危险的地形环境,变化无常的气候,随时都在考验着采玉人的意志。对探玉人来说,天气是非常重要的,若是突然间在山上下起了大雪,对探玉者来说是相当不利的,因为谁也不知道这场大雪会下多久,若是随身携带的食物吃完了,只能看天意。1985年的一次探玉让人刻骨铭心,那年他们收到探矿任务进山寻矿。尽管当时已经是炎热的六月了,但当他们在翻过一个5400米的达板后,天气突然发生了巨变,下起了大雪。更绝的是,这雪连续下了三天,团里随身带的干粮很快就吃完了,他们面临的境地只有等死。坚持了六天后,队员们都开始写起了遗书。主要是写写这次进山后的经过,每人带上一份,谁若能活着走出去,谁就把这故事告诉外界。结果在坚持到第八天,雪又突然停了。那时所有的人都有种死里逃生的感觉。当然,探玉路之艰险,远不止这些。某种程度上来说,进山探矿比采玉还要危险。在一次探矿中,怎么也找不到通过山梁的路,在绕道时,一脚踩在松软的浮土上,随即摔倒并顺势滑向百米深渊,危机中,一块凸起的小石头救了他的命,他拼死用手抓住这根“救命稻草”,指甲都被磨烂了,等心静下来之后,再一步一步往上爬,50米的路,他用了2个小时。每次探矿任务完成后回来,总有人出来迎接,这时候就要看脸色,因为大家都担心人是不是都活着回来,所以到后来,大家约定俗成了新的规矩,就是每次探玉归来时,向出来迎接的人大声喊出:“人都好着,没事”。可见,这采玉的第一步就走的惊险。
艰险
虽然昆仑山的天气变化无常,呆在那里随时都有生存的危险,但在采玉人的心里,那是他们的天堂。被称为天堂的昆仑山上,蕴含的玉石已经有2.3到2.5亿年历史,总储量在50到100万吨之间。他们分布在昆仑山中央一条海拔在4000米以上、长1500公里、宽5到20公里不等的隆起地带上。在这条地带上,玉石就藏匿于30多处如鸡窝状的矿床中。这些自然造化的玉石已经被开采了数千年,至今被人们取之琢之。所以,为了玉,采玉人一般在每年的五月就开始上山,十月大雪封山前下山,因此在山上的时间非常的宝贵。开工的第一天,采玉人们要祭拜山神,祈求它保佑这一次能够平安出玉。然后,点燃开矿的第一声炮。几声炮响后,采玉人们开始工作了,每个矿眼里的玉石便是他们收获的目标。在山上,采玉人住的都是帐篷,大家先挖一个地窝子,然后把帐篷架在上面。白天还好些,到了晚上,气温就下降到了零下十几度,即使穿上厚厚的棉袄,也会觉得冷。大家只好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帐篷里,互相取暖。在开采时,开采者必须要有相当的识别能力,需凭经验,小心翼翼地、尽可能大、完整地把它从岩石的夹杂物中分离开。可见,将玉材从原生地高山上、地体中开挖出来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有高难度的作业要求,恶劣的工作环境,加上运输问题,更是难上加难。至今为止,开采出来的玉石往下运的难题也依然存在着,昆仑山上不要说是公路,就是人行的小道都没有。路就在悬崖边上,在河道的乱石上。运石的工具主要就是人,大家踩着凿好的坑点慢慢往上爬,稍微不小心就会跌下山去。常有人落下山沟,而摔骨折更是常事。由于要背着二三十公斤的物资爬山,常年累月下来,很多人都得了风湿、腰肌劳损等疾病。所以,采玉人的生活充满着艰险。
风险
虽然玉材的生成原因与一般的石头、矿石等差不多,但是物以稀为贵,在开采上,玉与其他矿石的开采情况完全不同。采玉像赌博,不像采煤,选一个狂点就可以采三五年甚至几十年,采玉却是需要运气的。有时候连续“追”了几天,矿脉就突然断了,那么结果就是重新再来。有时候也会突然出现大片的玉层,让人如做梦般。所以,采玉人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很难承受住打击。有时候在没有出过玉但有玉脉的地方放下排炮。可是经过一个月的开采,也没发现玉层。如果无果,再转移。采玉人的生活如赌博,有很大的风险。要想成为一名探玉、采玉人,首先要懂玉、识玉,爱玉。要了解和田玉的成矿规律,有良好的心态。 采玉中,有得失、辛酸、有喜悦,但最终还是回报最多。现在,社会上流传着和田玉资源将枯竭的说法,其实,和田玉矿源依然很丰富,只是很多玉矿还没有探明,开采难度也较大。也正因为艰难,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和田玉。中国有句古话,宝藏都在最艰难的地方,这是有道理的。最后想起一位钟爱和田玉的人说过这样一段话:黄金有价玉无价,只有亲眼看到采玉浩大的工作场面、极端艰苦的工作环境,你才知道得到一块宝玉是何等的困难与艰辛。那些沉睡了亿万年的玉石精灵把自己藏匿起来,仿佛其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躲避人的寻找。从不曾想到会在今天,它被一束束电光照亮、惊醒,带着谁的御旨从时间的另一侧现身。上天给你的赏赐,一定是以付出几倍几十倍的艰辛的劳动为前提……

网站温馨提示:
  • 请用淘宝或闲鱼标准流程交易,切勿直款(淘宝先款,直接汇款,微信直款,支付宝直款等等)。
  • 如卖家要求直款则违法本版规则,请举报或直接修改帖子属性标签为广告贴。
回帖
1楼
大学二年级

好文

2楼
大学二年级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