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元之广东铜元

幼儿园小班 发布于 2017-06-21 10:03:42 回帖: 0 | 评论: 0 | 查看: -
清代铜元之广东铜元
清末中英爆发鸦片战争,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自此,由于香港的关系,广东成为受到西风影响的重要省份之一,很多“洋玩意儿”都是粤省开风气之先大胆使用的。
广东首创,铜元肇始
方孔铜钱是中国古来由政府发行的货币,以“文”为基本单位,具备货币的价值衡量、流通、储藏与支付等功能,是商民经济活动的基础。雍正十一年以后,限定以一钱二分(约为4.5克)为铸钱的标准重量,自此成为定制,故亦称“制钱”。但随着国力的衰弱,制钱减重的情况逐年加剧。此外,由于清末太平天国运动与云南回民起义等动乱,使得云南铜产锐减,铜价逐年上涨,造成清末许多铸钱局关闭,奸商囤积制钱私毁牟利,因而更加重各地钱荒,导致钱价逐年高升。为了解决制钱缺乏的问题,两广总督张之洞奏准成立广东造币厂,光绪十三年(1887年)四月与英商伯明翰造币厂签订合同,订购可日产“机造制钱” 260万枚,兼造银钱10万枚的造币机器,于广州择地建厂。广东造币厂十三年七月兴工,十五年二月落成,四月廿六日开制机造制钱,拥有造币机器90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造币厂。

网络配图
清代宝广局“光绪重宝”背“当十”试铸机制币
广东造币厂初期用机器制造重一钱的黄铜“光绪通宝 库平一钱,满汉文广”方孔制钱,后来为了降低成本,改制重八分的“光绪通宝 满文宝广”,光绪二十年因亏损甚巨而停造,其间粤厂曾试制了少数“光绪重宝当十”方孔样钱,探讨发行大值铜元的可行性,后可能因未被核准而没有发行。光绪三十二年再因制钱缺乏,生产重三分二厘的黄铜圆孔机造制钱,度支部(原户部)也曾一度要求各省仿效粤厂制作。宣统二年粤厂收归总厂后,地方钱币一律停产,总计清末广东造币厂共生产机造制钱约52.5亿枚咨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派宝会官网:.......

网站温馨提示:
  • 请用淘宝或闲鱼标准流程交易,切勿直款(淘宝先款,直接汇款,微信直款,支付宝直款等等)。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回帖
列表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