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钉一铆,侗族鲁班打造千年不朽的木构建筑

小学二年级 发布于 2017-12-20 15:16:45 回帖: 2 | 评论: 0 | 查看: -



侗族从古代百越发展而来,自先秦以来世代居住在岭南万山丛岭之中。

侗族是一个爱美、善于创造美的民族。他们踏歌而舞,千百年来在岭南的山水之间诗意地生存,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灿烂文明。

 

(侗寨)

其中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侗族文化最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三江侗族木质建筑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

 

(侗族木构建筑)

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sǔn mǎo)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

2006年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鼓楼

 

侗族人世代居住在湘、黔、桂、鄂的山林田垌间,漫山遍野的杉木林为干栏建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江鼓楼,高42.6米,有60根柱头着地,27层瓦檐,是目前世界第一的鼓楼。)

侗族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这种顺应南方地形、气候的木构干栏建筑,伴随着侗族人的生活不断光大发展,自成体系,形成了本民族的独特风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胖鼓楼。)

侗族人有“未建寨先建鼓楼”之说,鼓楼高耸于村寨中,是侗寨的标志,一村一座,或一寨多座。

侗寨中的各种活动都在鼓楼中进行,它是侗寨社区的中心,是寨子里最复杂、最讲究的建筑。

 

(侗族木建筑内部结构让人眼花缭乱。

鼓楼内部檐柱的不同排列,构成不同的平面。)

鼓楼的层数必为奇数,因为侗族先民认为奇数为阳数,寓意吉祥;

而楼体必为四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的偶数,飞檐重叠、层层而上,象征阴阳平衡,子孙兴旺。

 

(侗寨鼓楼)

鼓楼以耐腐不怕虫蛀的杉树为原料,内部无一钉一卯,全然是一座用木头搭建而成的复杂迷宫,挑枋竖瓜,榫栓穿合,密扣无隙,加之画栋雕梁,集民间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于一体,达到了建筑艺术上的高超境界。

 

(侗族建造师搭建的木质榫卯结构建筑模型)

侗家人说鼓楼的外形是照“杉树王”的样子建造的,这是侗族大树崇拜的观念的体现。

走进鼓楼,纵柱林立、横枋层叠,枋柱间又纵横交错,让人眼花缭乱。自下而上、逐层内收、横穿直套的木枋、木柱形成一张牢固的大网,使得鼓楼历经百年依然固若金汤。

 

风雨桥

 

 

风雨桥同鼓楼一样,以杉木凿榫衔接,顶梁柱拔地凌空,排枋交错,上下吻合,充分应用了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多达十几层的屋檐又很好的平分了重量,使得建筑数百年不朽不倒。

 

(三江风雨桥长368米,宽16米,有7个桥亭,堪称世界第一风雨桥。)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城的程阳桥,是众多具有侗族韵味的风雨桥中最出名的一个,与中国的石拱赵州桥、铁索泸定桥及杜撰的"罗马的钢梁诺娃上的沃桥"齐名,为世界四座历史名桥之一。

 

(历史名桥——程阳桥)

当年程阳桥被特大洪水冲垮大半,当地的侗族的木匠师傅不用设计图纸,仅凭一根香竿、一把竹签就将规模宏大、建造工序复杂的程阳桥重建完毕!

 

(木质榫卯结构风雨桥)

侗家的汉子们,白天都是耕田种地的“泥腿子”,建屋时就变成了能工巧匠。他们根据环境、地势、气候、材源等实际情况,不仅发明了香杆、竹签、天锤、锛等一套特殊的建筑工具,还发明出一种有如天书一般的建筑符号:ㄋ(前)、∨(上)、井(梁)……

 

(侗族墨师文)

这便是除侗族工匠外无人能识的13个侗族建筑符号——“墨师文”。“墨师文”在师徒间口口相传,世世代代一直沿用至今。

 

传承

 

侗族同胞是天生的艺术家,侗族工匠精湛超群的建筑技艺使得侗族木构建筑作为侗族文化的象征之一而蜚声海内外。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由于侗族建筑工匠后继乏人,木材来源匮乏,加之木构建筑防火能力极弱,易损毁而难再生,侗族木构建筑及相关技艺存在着延续的危机。

 

愿绝妙的侗族木构建筑技艺与不朽的侗族文化世代传承。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等8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回帖
1楼
三级教授 天尊
真厉害
2楼
百姓
这就是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