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起源自远古而来,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海洋到陆地,由简单到复杂,生命之树一旦发芽,自然界的严寒酷暑都难以遏制其生长的力量,大树繁茂,直接苍穹,海洋陆地的动物品种更是纷繁斑斓。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变迁,生命之花凋零又开,大自然给予了人类最慷慨的馈赠,有机宝石应运而生,它们走过了一段或长或短的生命旅程,使得这种美丽更显得厚重而有底蕴。
彩斑菊石(Ammonite)
彩斑菊石是一类生存了将近3亿年、现已灭绝的海洋动物的菊石化石,其壳形多变、壳层美丽,标本容易保存完整,可作为宝石应用。
彩斑菊石化石摆件
关于菊石有着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公元前16世纪的埃及尼罗河畔的底庇斯城,有一位称作Jupiter Ammon的帝王,他统治着北非地区的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利比亚,并曾一度入侵圣城耶路撒冷,后人为其建立了Ammon神庙,他的头上有一对像山羊角一般的犄角,这对犄角的希腊文译成英文是Cornu Ammonis。欧洲地区中生代菊石化石十分丰富,其中有不少类型与羊角十分相像,古希腊人认为这种形状奇特的石头是由Ammon神头上那对犄角变成的,于是用Ammon神来命名这类石头,英文译作Ammonite。
彩斑菊石化石(几乎无变彩)
彩斑菊石的主要产地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但目前具有经济意义的产地是加拿大亚伯达地区,规模开采于1981年,也算是珠宝界新颖的宝石品种。
彩斑菊石化石(油画斑彩)
彩斑菊石化石摆件(稀有粉红蓝色变彩)
(一)彩斑菊石的“小秘密”
学者阴家润曾为彩斑菊石做了一首诗,诗中这样说道,“亿年菊石不寻常,落矶山下变宝藏,试将彩虹作霓裳,霞光绮丽艳四方”,那么这彩虹一般的“霓裳”是如何产生的呢?
通常情况下,宝石的颜色是由于宝石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所产生的,但彩斑菊石的变彩效应是由于其表面细小的文石小板堆积层对可见光的干涉作用所致。
绿橙色彩斑菊石(形似孔雀羽毛)
表层越厚,越容易形成红色的变彩;表层越薄,越容易形成蓝到紫色的变彩。此外,菊石中还含有很多矿物成分以及微量元素(如铝、铁、镁等),这也是其颜色多变的原因。由于具有蓝紫色斑的彩斑菊石其表面文石薄层太薄极易破碎,完好的蓝色变彩非常难得,所以在市场上常见的是红绿色的彩斑菊石,蓝紫色的品种很少,其价格也较为昂贵。

全绿色变彩
蓝绿紫色变彩(表面见马赛克式裂痕)
稀有蓝紫色变彩
稀有紫色变彩
红黄色变彩(霞光潋滟)
(二)彩斑菊石与欧泊的区别
彩斑菊石是菊石科生物化石中能达到宝石级别的品种,外观貌似欧泊,也具有斑斓的变彩效应,但是其变彩的成因以及变彩的多少和颜色却与欧泊大不相同。
绿橙色彩斑菊石
澳大利亚欧泊
欧泊的化学成分为SiO2·nH2O,其变彩是由于内部含水的SiO2小球组成的三维衍射光栅所致,树脂光泽至玻璃光泽,摩氏硬度5~6,相对密度2.15。
彩斑菊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及少量有机质,以文石结构为主,也含有少量的方解石、黄铁矿等;具典型的层状结构,可呈现珍珠光泽,摩氏硬度2.5~4,相对密度为2.73~2.82,遇酸会有气泡反应,所以日常佩戴要小心哦。
(三)彩斑菊石首饰特点
彩斑菊石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碳酸钙,因此具有怕酸、硬度低的缺点,故而在制作首饰时,常常被制成三层拼合石,其中上层多使用水晶或者合成尖晶石,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首饰的耐久性。此外,通常不将彩斑菊石打磨成规则形状,其首饰目前也多以随形设计为主。
彩斑菊石七彩吊坠
彩斑菊石随形吊坠
刻面彩斑菊石吊坠
彩斑菊石着岚裳,晔如晴天散彩虹,这是一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流光溢彩,美轮美奂。那么,从远古海洋而来,身披七彩岚裳的彩斑菊石,是否用它的美丽打动了您呢?
[声明:本文由淘古趣平台自互联网搜集并整理发布,侵删。同时,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