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玉馆】人是过客,玉是主人 李卓玉雕

托儿所 发布于 2017-06-23 17:12:46 回帖: 4 | 评论: 0 | 查看: -

中国人对玉石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它不仅是一种饰物,更成了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金生丽水,玉出昆山,来自美丽新疆的和田玉更是天地的精灵,得到了大众的喜爱。上到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不管是文人雅士,还是行商游贾,国人对玉的喜爱从来没有停止过。如今,“玩玉”更是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也是一种时尚,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理念。

不过,玉石市场的繁荣一方面让玉友有了更多的选择,也让玉友眼花缭乱,不知该从哪下手。这个好看,那个新奇,都想入资金又不够。在玩玉的同时,玩玉人的爱好不同,让我们在玩玉的时候常常难以抉择,比如,你选择玉雕是看中料子还是雕工?


对于和田玉收藏者来说,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料是天成,工是人文,两者虽说不可分割,相互相成,但是也会有不可兼得的情况,那么,又该怎么选呢?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同样也困扰了一代代的玉雕师和爱玉人。留心观察从古至今的玉雕作品,你会发现在玉雕作品的技法上,一直存在着两大流派,一种突出玉雕技艺,一种讲究本色天然。和田玉是赏玉质,还是赏雕工?到底是展现玉自身的美,还是突出雕琢技法的美?还是把天下最美的和田玉展示给世人,还是让玉雕大师以和田玉为载体的雕琢技艺流芳百世?这些都要玉雕师来仔细思索,能够处理好二者关系的玉雕师都有成为名家的潜质。


客观来说,两者都极其重要,但有一个主次之分。

数千年来,和田玉以色白、脂润、油厚等特点,赢得了中国人的喜爱和追捧。如今,它以其独特厚重的历史积淀,无可替代的独特魅力,再次成为收藏界的热宠。所以,料子本来就是和田玉的基础和特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和田玉与有色玉种在玉雕技法上的最大区别。和田玉重在赏玉质,雕琢仅是锦上添花,不应喧宾夺主。雕琢艺术是用来展现和田玉的美,而不是用和田玉来表现所谓完美的雕工。


先辈们在玉雕技艺上,历来就遵循“以少为贵,以素为贵,以简为美,以质为美”的原则,强调“无绺不做花”。就是说,只在有缺陷的地方雕琢,用雕琢的美掩盖或消除玉的瑕疵。
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现在有一种说法叫做“好玉不琢”,这句话并不完全对,正确的理解应当是:把握好雕琢的尺度。玉质完美的地方,千万不要过分雕琢,不能牺牲玉本身的美来展示所谓完美的雕工。倘若如此,那就是本末倒置。二者应该分清主次关系,玉石才是本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不言,自然最美。返璞归真,物不能饰。

任何艺术大师都无法再造大自然的美,再高明的技艺,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都是渺小的。所以说,我们的艺术家,千万不要滥用自己的高超技术手段,试图掩盖和田玉自身的美。在大自然的美面前,在和田美玉面前,我们是小学生,和田玉是大师。我们的艺,只能衬托、完善和田玉的美,不能有其他的企图,否则,便是画龙点睛,徒费笔墨。

当然,一件好的玉器,不仅是要看玉料的颜色是否统一,还要看其雕工是否精细,器型是否优美,更要看设计的题材是否新颖独特,寓意是否吉祥美好。工艺就如点缀,可以让美的更美。

因此,玩料还是玩工纯属个人喜好,不能一概而论。如果非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这里不妨送给藏友三句话:玉质是价值关键,造型是价值基础,工艺是价值保障。

时间转瞬即逝,唯有玉石亘古明艳。和它相比,我们倒都是过客了。

网站温馨提示:
  • 请用淘宝或闲鱼标准流程交易,切勿直款(淘宝先款,直接汇款,微信直款,支付宝直款等等)。
  • 如卖家要求直款则违法本版规则,请举报或直接修改帖子属性标签为广告贴。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回帖
楼主
4楼
托儿所

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