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为什么非要“素烧”?——揭秘钧瓷素烧背后的真相

婴儿 发布于 2018-11-21 09:36:15 回帖: 0 | 评论: 0 | 查看: -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与汝、官、哥、定瓷并驾齐驱。钧窑,又以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艺术魅力成为诸窑之冠。它,乳光莹润,似玉非玉胜于玉;它,质地淳厚,开片声似琴如铃;它,色彩奇幻,意境幽远绝世无双。

众所周知,钧瓷烧制技艺是禹州神垕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2008年6月7日,钧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细微节尚不能尽也。”这是古书上对烧造钧瓷技术的粗略描述。钧瓷的生产工艺极为复杂,烧制不易,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因此,从选料到烧成,七十二道工序无论哪道稍有不慎,都可能前功尽弃。在繁琐的72道工序中,有两道工艺极其重要,那就是素烧和釉烧。

素烧,顾名思义,就是钧瓷拉坯以后不上釉先烧一次,素烧之后上釉,再烧一次,称为“釉烧”。今天,官窑君就跟大家科普一下,这钧瓷素烧,到底有啥名堂?

钧瓷素烧怎么烧?

钧瓷素烧需要有素胎,什么是素胎?就是指的成型的泥胎,有手工拉坯成型的,有模具注浆成型的,在素烧前需将成型的湿坯晾干,然后在900℃~950℃的氧化焰中进行烧制,素胎烧好以后,然后拿出来上釉,上釉以后再次进行烧制,出窑才是成品。

钧瓷为什么要素烧?

那么钧瓷为什么非要进行素烧呢?素烧在整个钧瓷烧制的过程中又起着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呢?

减少胎体破损

素烧后的坯体吸水与硬度强度增大,利于施釉、装窑等操作,可减少工人工作时对胎体的破损。

使钧瓷釉色更加光亮、鲜艳

经过素烧,胎体内的有机物质被氧化挥发,水分蒸发,到釉烧时可避免这些物质的挥发而导致釉面出现棕眼、釉泡等缺陷,碳素被氧化形成二氧化碳气体,同时避免了碳素的沉积,可使钧瓷釉色光亮、鲜艳。

提升施釉空间

素烧后,胎体的吸釉能力会变强,能有效控制釉层的厚度,对施釉的空间有了大幅提升,并且可以创作出其他的工艺。

提高釉烧的质量

素烧能够进一步提高釉烧的质量,素烧以后会将不好的素胎筛选出去,这样不合格的就会减少很多,提高了烧制成功率和成品质量。

钧瓷的烧制工艺是比较复杂的,釉变不可控制,素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所以为了提高烧制质量,技术人员经过千百次的大量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很多新的经验,以保障钧瓷烧制的成功率和质量。

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大宋官窑在不断探索传承和创新的结合,让传统艺术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彩,让更多人知道和了解中国的陶瓷艺术。也正是因为对烧制技艺的精益求精和始终不变的匠心和初心,才能够使众多钧瓷国礼的光芒绽放在世界舞台上!

网站温馨提示:
  • 请用淘宝或闲鱼标准流程交易,切勿直款(淘宝先款,直接汇款,微信直款,支付宝直款等等)。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回帖
列表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