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走上互联网已渐成趋势

婴儿 发布于 2016-01-05 14:25:00 回帖: 0 | 评论: 0 | 查看: -

  很多人会有疑问:艺术电商靠谱吗?青年艺术家对艺术电商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艺术电商真如洪水猛兽般只为赚钱而全然不顾青年艺术家的权益?

“全民创业、互联网+”成为新词、热词,交通、餐饮、医疗……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入其中,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接受媒介上的变化,更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深刻变革。

艺术消费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需求,也处在互联网席卷而来的漩涡核心。比起传统行业,艺术因其行业的特殊性,一直以来并未真正探索出成熟的互联网运作模式。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青年艺术家是艺术电商必争的核心资源。


青年艺术家的迷惑


近年来,不论是传统模式还是互联网模式,青年艺术家都备受青睐,以青年艺术家为主题的展览层出不穷、收藏市场也瞄准青年艺术家作品——无一不是看中青年艺术家广阔的未来空间和其作品的巨大升值潜力。

作为与互联网技术一同成长起来的青年艺术家,比起他们的前辈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信息的隔阂,他们有更多的渠道展示作品、获得信息、了解市场、寻找藏家……同时,因为冗杂的信息,也让他们迷惑——究竟是传统市场更能坚守梦想、还是互联网能让他们接近成功?


艺术电商的原罪?


传统市场似乎对艺术电商有着天生的抗拒,更有人对艺术电商抱有疑虑——“在网上出售艺术品,又看不到实物,我们怎么衡量它的价值?”

“有实力又有需求的受众有多少?”“艺术电商能成气候吗?”“艺术电商对青年艺术家的大量需求,究竟是利好还是阴谋”……被重重疑云笼罩的艺术电商该如何突围?这并不是艺术电商与生俱来的原罪,而是社会对于新生事物的宽容度出现了偏离。

5年前,北京中关村的经销商讥讽京东时说,电子产品价格高、技术含量高,怎么可能在网上销售?更有人预言,京东绝对撑不过1年;10年前,服装店的老板唱衰淘宝,衣服好不好,不试怎么行?在淘宝网卖衣服简直是异想天开。

对新生事物的理解和接受也许需要时间,但时代的巨轮和技术的浪潮已改变了很多行业的生态。有鉴于京东、淘宝网的成功,对于艺术搭载电商模式,我们似乎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共赢才是出路


诚然,目前的艺术电商都在发展初期,良莠不齐,前有HIHEY与艺术家的作品纠纷,后有微拍群中的赝品泛滥。

大可不必将艺术电商过度妖魔化。很多朋友都知道华夏艺术传播网http://www.hxjw.cn/就是这样一个艺术电商平台,作为一个公开、便捷的平台,艺术电商的特点就是去中间化,不需要庞大的仓储成本、租金成本、人力物力成本,打破艺术家与藏家之间的鸿沟,直接建立联系。传统机构其实也有许多被诟病的“潜规则”,如某些并不公开透明的所谓行业规范、无法被大众认知和掌握的行业价格等,都大大影响着整个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抨击艺术电商的运作模式,无疑是对互联网这种去泡沫化的新型运作模式的抵触。毕竟,活跃的艺术电商越来越多,艺术市场某种程度上也会越来越繁荣。

艺术的求索是孤独的,互联网正是为全社会提供了一个亲近艺术、展示艺术、交流艺术的生态平台,中间环节的简化和高效,让艺术家可以有更多的经历投入艺术创作。共赢是最终目的,如果艺术家的需求和艺术电商的需求达到一致,何不面对这充满机遇也颇具挑战的新形势呢?


网站温馨提示:
  • 请用淘宝或闲鱼标准流程交易,切勿直款(淘宝先款,直接汇款,微信直款,支付宝直款等等)。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回帖
列表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