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琥珀

研究生一年级 发布于 2019-07-22 21:47:28 回帖: 67 | 评论: 106 | 查看: -
等44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查看29楼回帖

楼主
29楼
研究生一年级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缅甸琥珀的色调相对海珀来说比较暗沉,所以不太受初级玩家的欢迎,但由于其颜色丰富多彩,品相各异的特性,比较受高端资深玩家的青睐。同世界各地的琥珀一样,缅珀的基本色也是金黄色,但是经历飞沙走石,微量元素入侵,地热氧化等浩劫后,就呈现了各种各样的颜色:金珀,这是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品相,从小到大没有被环境改变,老老实实的,我们看到的缅甸金珀,就是它最初的样子;棕珀,这种品相是从树上流下来到埋入地下前就经历飞沙走石,一些细小的灰尘被卷到流动的树脂里,就形成了后来的棕珀,由粉尘的轻重程度可分为金棕、棕红、棕黑等颜色,百度上说棕红是氧化程度不高造成的,其实是错误的,仔细看棕珀,无一例外,都会观察到肉眼可见的粉尘,所以说棕珀是粉尘致色,不是氧化致色,缅珀里棕珀占比在七八成以上,说明当时的森林环境是比较差的;各种茶珀,茶珀颜色的形成是树脂埋入地下后形成的,虽说树脂干了以后我们感觉是致密的,但是对于分子级的微量元素而言,要渗透进琥珀里是轻而易举的,各种硫化物,二、三价氧化铁,铜,钛元素等,就造成了诸如柳青、红绿紫黄茶等颜色(什么元素对应什么颜色我还不确定,属于自己的知识盲区),不少变种颜色是多种微量元素复合致色的,并不纯粹单一,看似简单的高蓝品相,也是微量元素导致的,原理跟多米尼加蓝珀近似,部分茶珀的留光特性,也有资料说是磷元素造成的;根珀,根珀是缅甸珀特有的一种品相,不透光,跟蜜蜡不一样,蜜蜡不透光是因为内部无数肉眼不可见的微气泡造成的,而根珀是由于土壤中的方解石分子(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大量渗透进琥珀里形成的,给人以一种石质的感觉,当珀体被方解石分子部分渗透时,就呈现了奇妙的微观溶洞景观;血珀,绝大多数血珀是氧化致色,树脂被埋入地下后,被地热低温烘烤,表皮氧化后就成了血珀,但凡表皮自然氧化的琥珀都可以叫血珀,无论是原石氧化还是成品氧化,血珀的底子可以是干净的金珀,也可以是包裹灰尘的棕珀,也会有被方解石分子渗透的根珀,氧化程度的不同,呈现的红度也不一样,从浅到深按行业叫法依次分为金红、樱桃红、酒红、深酒红、黑红色,我国的古人接触过氧化层很厚的血珀,这种血珀自然光下呈亮黑色,对光呈深红色,于是就有了翳珀的记载,所谓的翳珀无非就是高度氧化的琥珀,指不定底子是金珀珀还是深棕红珀,反正这两种看着都黑,打灯都红,我们这个年代科技进步资讯发达,跟古代比不是一点两点,而是天上地下的差别,现代人的见识面准确性和广阔程度也是古人无法相提并论的,对于古籍的记载可以作为参考,去思考记载的原因,而不是拿全套供奉为神明,把翳珀看成绝无仅有的稀罕品,就是延续古籍对高度氧化琥珀的误解。变色龙品相,变色龙品相是指在不同光源或不同颜色背景下,珀体给人不同的颜色感觉,这个原理可以用宝石学颜色成因解释,不同背景光源下,微量元素致色的珀体吸收了特定波段入射光,将剩余波段反射到我们眼球,所反射的综合光不同,就给我一种不同光彩的感觉。

: 好贴 感谢🙏 最近对缅甸琥珀很感兴趣 从您这儿学到了很多 会继续关注学习的~
: 再请问:缅珀里,是不是翳珀、血珀、变色龙比较有收藏价值?
回复 : 在我看来,翳珀既没有美感也不稀罕,没多大意思,血珀还墨西哥的耐糙,不容易起风花纹,玩琥珀首选必然是根珀溶洞类的,毕竟那是缅珀的特色,接下来才是各种茶珀和变色龙。
: 感谢🙏 长见识了
: 有人说血泊全都是烤色的?这个说法对吗?
回复 : 这说法肯定不对,血珀也有纯天然的,而且并不稀有。
更多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