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很心酸: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

研究生一年级 发布于 2018-04-23 16:02:54 回帖: 36 | 评论: 24 | 查看: -
等9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查看3楼回帖

楼主
3楼
研究生一年级

系统生态的困难——大溃败

 

       下一个问题来了。更大的难题。

       Wintel联盟。勉强绕过Intel,更难突破的是微软。

 

       CPU做出来了,再自己做原型,然后自己做产品。做完产品,发现没有配套软件可用。

       一块NC公板,方舟科技咬咬牙就自己干了。

       但是那么多的软件移植、适配、二次开发,真不是1家、10家、100家公司干得完。

 

       这时俞慈声发起了“扬帆计划”,针对Linux桌面的13大类50多个问题,在全国进行招标。浏览器、OFFICE、播放器……一项一项解决。

 

       接着,就干了那件圈子里著名的事——北京市政府办公软件选型,把微软踢出局。

       那件事IT圈轰动一时,微软中国总裁高群耀辞职。然后基辛格给当时是北京市长的刘淇写信,为微软说情。施压处置俞慈声。(没想到吧,美国大政客也为自己国家企业服务的。那时中国刚刚申奥成功,基辛格的施压,是大BOSS级杀伤力)。

 

       那是2001年的冬天,北京最大的一次雪。

       那一天,十余个院士联名上书总理,为俞慈声说情。

       已经过世的中国计算机事业创始人之一、中将、两院院士张效祥第一个签字,倪光南院士也签了名。

 

       据说朱总理看到十余位院士的联名,一时动容。

       863计划,来自19863月,4位院士联名上书邓小平总书记。因为时间发生在是19863月,所以简称863。从此这就是中国高科技发展重点计划。

       启动8634个院士联名。保俞慈声,有十几个院士。

 

       我一直记得这件事。

       后来赋闲在家,看《圣斗士星矢》,12黄金圣斗士为了打穿叹息墙的一线光,一起赴义成仁。

       十几个院士签下自己的名字,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他们只是想守护一线光。

 

       所以,我不愿意回忆这段往事,因为我们失败了。

       从此我们成了很多人的笑柄。尤其是倪光南院士。

 

       这是10年后,我加入腾讯以后,才学会的一个词——用户体验。

 

       这一仗如果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搞定了总理,没有搞定用户体验。

       结果是溃败如山。

 

       第一个要命的问题,是基于LinuxOffice,包括Red Office、永中、WPS与微软的文档格式兼容问题。我们都知道,换了OFFICE打不开历史文件,打不开别人给你的文件,这是要命的事。

       2003年,俞慈声又搞了启航计划。召集中国的所有Office高手、还邀请了韩国的HancomOffice、日本的一太郎技术人员。中日韩三国高手一起破解微软的文档格式,以期能读能存。

       效果不好。

 

       除了文档格式,其他的软件体验,用户各种不爽,那就太多了,大家用脚趾头想一下就好了。用户普遍怨声载道,要求换回Wintel

       就这样,我们失败了。

       后来,方舟CPU停止开发。永中破产清算。那几万台政府为了扶持一个产业,而买单的NC,估计早就卖了废铁。

 

       几年后,比尔盖茨自己公开了Office的文档格式。

       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感觉自己脸被门板夹了。

       我通过视频,看着这个在哈佛毕业典礼上开玩笑说“爸爸,我终于拿到毕业证啦”的人,这个退休后做慈善的人,会在做《时代周刊》值班编辑的时候选个患病的男孩当封面人物的人。

       我想这个人是天使还是魔鬼。

       他真的做了很多好事。可是他压得整个中国没有了通用软件产业。

 

更多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