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鉴定上跨世纪的谎言

初中二年级 发布于 2013-09-25 16:40:23 回帖: 25 | 评论: 0 | 查看: -

查看2楼回帖

楼主
2楼
初中二年级

针状晶体自由排列

上述结构图呈现出立体的形态,能帮助我们理解翡翠结构组合的概貌。柱状、粒状镶嵌交织结构的特征在图中表现得很直观。隐晶集合体的细节也得以充分展示。整幅图片的取象范围还不到1mm,其中,针状包裹体的粗细只有2微米左右。有了清晰度,分析结构和沟坑纹的关系就不会茫然。

镶嵌交织结构在翡翠的抛光面会有哪些影响?下面三图是老翡翠的表面图。由于老工艺抛光的缺陷,使得抛光面高低不平。晶体颗粒的镶嵌交织结构显得十分清晰。的高低各不相同。我们知道,钻石晶体各个面的硬度是不一样的,通常是垂直面的硬度大于平行面。翡翠也一样,鉴于翡翠镶嵌交织结构中各个晶格的条纹方向不同,于是就产生翡翠矿石表面乃至产品表面的硬度不一致。在加工工艺精细化的条件下,这种硬度不一致的现象不易被感觉到,而打磨、抛光的工具或技巧劣化的条件下,加上随时间变化产生的内应力变化,就会如上述微观图的表现那样,感觉到高低不一的表面。前面图片有晶体颗粒条纹方向自由排列,必然就产生同一个面上各晶体颗粒软硬不一,打磨、抛光的切削技术,打磨、抛光产生牵引力和高温的综合因素,会改变翡翠的内应力,高低有此产生。这种现象往往因取象时镜头质量、光线角度、照明亮度等条件完美匹配,方能发现,而稍有偏差,就会忽略。
从前面图像,了解到翡翠的结构特性。下面进一步去了解这种特性带来的问题。

抛光面影响一,高低不平。

在上述四张结构图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所谓的色根。再找出400张,也不会有。粒状晶体,各种颜色、形状,体积都自成一格,相互**,交织镶嵌。这对否定染色学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证据。而且是具有共性的证据。我们看到,绿色的颗粒紧密度高,白色带金色的颗粒相对松散,按照染料的性能特点,总是松散的结构容易上色,这样就产生了B\B+C学说的悖论四、紧密度高的被染上色,松散的部分反而没有上色。做一个通俗的提问:一个混入很多松仁的面包,浸入红葡萄酒,结果会不会松仁被染红,面包还是白色的?相信有正常思维的人一定能正确回答。
因为教科书上没有这样的微观图,所以,就不可能意识到这么重要的问题。很多色泽艳丽的天然翡翠也就被无端说成是染色。
笔者做过实验,将绿豆粒大小的原石翡翠,浸入蓝墨水数天,再以微观取象,结果是,绿色的部分几乎上不了色,而白色的部分上色就十分明显。这个证据是直观的,比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字游戏能说明问题。
请看图:

蓝墨水染色翡翠图 (2).JPG (78.74 KB, 下载次数: 0)
2013-8-1 11:3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白色松散部分上色容易,绿色辉石部分上色难。

上面证据已经具备否定染色学说的条件。为了更清楚沟渠纹和染色无关的事实,还是在翡翠的结构上说下去。新的国标中对处理翡翠的表述有这样一条:漂白浸蜡处理:经酸漂洗后,用蜡浸泡,以改善颜色和透明度,可见表面蜡状光泽,内部结构受到破坏,红外光谱中蜡峰异常。
国标中,仅有蜡,而不见树脂。

新的国标中对处理翡翠的表述有这样一条:漂白浸蜡处理:经酸漂洗后,用蜡浸泡,以改

善颜色和透明度,可见表面蜡状光泽,内部结构受到破坏,红外光谱中蜡峰异常。
国标中,仅有蜡,而不见树脂。

要知道,翡翠处理学说的权威一直以来,将B、B+C的后续处理,描绘成非树脂不可,以至于街头巷尾的平头百姓都常以自己知道树脂能充填优化翡翠而沾沾自喜,自认高明。加色、树脂充填翡翠,几乎成了一个流行用语。但这些平头百姓焉能知道,国标并未有明确的树脂定义,“树脂说”是利益相关者的约定俗成。
为何国标的定义就没了树脂?为何欧阳秋眉描述得到树脂不见了而写为蜡?

可以这么说,国标对树脂能充填进翡翠还是不敢下结论,尤其是充填入内部。作为一个行业以国家标准名义奠定的应该是科学标准,称得上科学的标准,势必要有严谨的过程,也一定要有可靠的实验证据。但是,这个2010标准,经得起推敲吗?树脂能够进入到翡翠内部多少毫米,有数据吗?没有。表面沟渠纹被认为是让树脂进入内部而开创的通道,这类沟渠纹的性质了解吗?不了解。如果是通道,你在表面看到了沟渠纹,与表面呈90度的断面(内部)看到了沟渠纹吗?没有看到。什么都没有的话,内部结构受破坏,却又从何说起?光谱测定翡翠内部的有机物,无非的一种假设。如果测到有树脂,而且是反复验证的话,那不写进干嘛?不写树脂,又不能圆“处理”之说,最后,只能将错就错地写上蜡,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权宜之计。正好,蜡又是在表面确实存在。欧阳秋眉的说法非常肯定,经酸碱处理的翡翠已经变成粉玉,(非常松脆的,密度,硬度都大幅度改变的了一种物质),那么,蜡能不能恢复被改变的密度和硬度?蜡能否将一种变了性的物质变回到原始的状态?这些,国标都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姑且不论权宜之计的合理性如何,至少,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树脂充填说是国标不认可的,是充填学说派内部的一种分化。国标没认可树脂,以光谱测树脂的行为,关起门来试验无可厚非,或许,推翻以蜡峰当树脂峰的荒唐定义可行,而硬要测出个树脂峰当结论,则需要三思。
先不忙说一种假设的寿终正寝,但我们清楚地看到,假设,不能筑起固若金汤的防线。假设,不堪一击。

在本帖第四页,笔者请大家牢牢记住处理翡翠的几个关键点,请复读:
也是在欧阳秋眉的著作里P243,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做B货、B+C货的步骤。请读者牢牢记住其中的关键点:--------,2、浸酸除脏,用1:1浓硝酸和浓盐酸,80度煲20天,其中还可能换酸。3、泡高士碱变疏松以便树脂灌入孔隙,慢火炖一个月,其中两三天换一次水,直到变成粉玉。----------,5、加热150度,除水分。6、抽真空,以便树脂进入。

本段提示:这些观点是欧阳秋眉据说加想象,没有实践。在描述为便于树脂的进入,只想到将致密的矿石变成粉玉,而不解释粉玉是否能变回到坚硬的玻璃体!!在同一本著作里的P236,却描述了玻璃种染色效果好,是极度矛盾的。再有,树脂进入多少深度,避而不谈,这无疑为无据判假打开了无限的空间,常识告诉我们,异物侵入矿石的内部深度,并非想象的随心所欲。也许会有人认为,国标没写,不等于不存在树脂充填。好,我们继续分析,在树脂充填的学说上再压上一根稻草。
先说国标的“红外光谱中蜡峰异常”。
一般人不知道这蜡对翡翠起什么作用。如果说蜡能改善翡翠的颜色和透明度,笔者不敢苟同。但是,“红外光谱蜡峰异常” 倒是事实。
在翡翠加工最有代表性的玉都阳美,你就会看到,翡翠加工中,雕刻、打磨的工厂,都不准备蜡。只有抛光的工厂,会备有蜡,并实施“炖蜡”这一最后的工序。这道工序,正是为美化翡翠的表面光泽度而设,但不是为改善颜色和透明度而设。
炖蜡工艺,其实由来已久。在收藏老翡翠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翡翠表面有蜡的痕迹。给翡翠上蜡,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加工手段。翡翠加工行业,代代相传,沿袭了这个古老的方法。
前述的“有一些极端的例子,倒是让这些昂贵设备的“特殊作用”在另一个侧面的到“价值体现”,例有商家被告知炖蜡过量没能通过后,回家洗去过量的蜡后,便顺利通过了”,厂家明知上蜡过量不宜,但是,翡翠表面的裂纹,也就是被说成“沟渠纹”的缺陷,需要厚蜡掩盖。
说到底,蜡的作用仅此而已,改善颜色和透明度的说法,是未经 的说法。
为什么钻石,红宝石等高级的宝石不需要上蜡?因为,钻石、红宝石的结构,不产生沟渠纹,也就不需要上蜡。谁敢说,钻石、红宝石上蜡后,颜色,透明度会更好?
真实的答案是:鉴于翡翠的结构特性,上蜡仅仅是一种弥补翡翠自身缺陷的手段而已。
炖蜡是为改善翡翠的表面光泽度而设,不是说翡翠的表面盖上一层蜡就会漂亮。高档翡翠的光泽,表现的是一种“刚性”,与当下和田玉流行的“油性”大相径庭。和田玉表面盖上一层蜡的话,或许还有接近油性的感觉,翡翠刚性的表面盖上一层蜡的话,只会降低其本身的美观度。翡翠表面需要上蜡,只是要求恰到好处。即只能填缝,不能盖面。世界上任何一块翡翠都会有“沟渠纹”,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打磨、抛光工艺技术的或高或低,在表面留下的沟渠纹会或多以及或少。在细微的缝隙中,填上微量的蜡,使原本产生衍射光的缝隙消失,变成了产生镜面反射光的平整表面。翡翠没有沟、坑的话,由自然平整的表面产生的光学效应最理想,最“刚性”,但翡翠的结构特征决定了翡翠的沟坑是难以避免的。炖蜡填沟坑,只能对付细微之处,沟渠纹变大的话,靠蜡填缝已经无济于事,炖蜡也随之失去意义。不理解这个道理,蜡填得越多,离翡翠的真实面目越远。蜡填缝改善的只是表面光泽,决不能改善颜色和透明度。
炖蜡是为美化翡翠的表面光泽度而设,不是说翡翠的表面盖上一层蜡就会漂亮。高档翡翠的光泽,表现的是一种“刚性”,与当下和田玉流行的“油性”大相径庭。和田玉表面盖上一层蜡的话,或许还有接近油性的感觉,翡翠刚性的表面盖上一层蜡的话,只会降低其本身的美观度。翡翠表面需要上蜡,只是要求恰到好处。即只能填缝,不能盖面。世界上任何一块翡翠都会有“沟渠纹”,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打磨、抛光工艺技术的或高或低,在表面留下的沟渠纹会或多及或少。在细微的缝隙中,填上微量的蜡,使原本产生衍射光的缝隙消失,变成了产生镜面反射光的平整表面。沟渠纹变大的话,靠蜡填缝已经无济于事,炖蜡也随之失去意义。不理解这个道理,蜡填得越多,离翡翠的真实面目越远,美观成无稽之谈,改善颜色和透明度更是无稽之谈。除了上蜡,还有没有树脂这回事?国标中的“红外光谱中蜡峰异常。”如何来理解?
蜡峰异常是否就是B\B+C翡翠?
专业人士王春云先生已经公开过他的测试结果。他测到2900附近的峰值为蜡的峰值。与多家鉴定机构的混账判决成鲜明的对立。也就是说,以蜡的峰值数据判翡翠为假,是错误的结论。
“香港的证书附了红外图谱,但他们完全不懂解释,因为那仅是石蜡的有机峰谱。”
“商检机构的红外光谱仪测定:
1. 普遍精度不够,无法区分石蜡、油脂和树脂
2. 技术不成熟,整体测试远不及微区定点定位测试准确
3. 人员素质很低,眼力不够,知识不够,无法区分;
4. 国标糊涂,测出有机峰,即判定为B货”

王春云先生的话,给了大家一个概念,以往唯鉴定机构为权威的翡翠鉴定行业,是一个仅限于外表光鲜的行业。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地矿学专家以及地矿学高等学府的学子们如何面对的问题。就眼下的现实而言,至少可以说明,将上蜡判为假,是很多鉴定机构的约定俗成、普遍做派。务必赶快纠正。如果说,3100附近树脂的峰值被屡屡准确测定,或许还有争辩的余地,或者早就被写入国标了。为树脂这个伪命题至今仍在支支吾吾,实在匪夷所思。如果偶尔发现3100的峰值,则需要考虑误读的因素。在此,必须要提醒的是,测试前的清洗干净是个很关键的点,尤其是运用反射光测试的场合,数据全取自于表面,不采用超声波清洗的话,断然不能彻底去除表面的污垢,不能避免误读。王春云先生展示的是一个实验结果,带出的是一个行业的垄断现象,很多冤假错案,只因为有蜡,却被强行套上“树脂”处理这个莫须有的罪名。真相开始被知晓。
红外光谱中蜡峰异常,这几个文字,已经没有意义,应该从国标中删除。王春云先生用光谱区分了蜡和树脂的不同,这仅是问题的一个侧面。对光谱的误读,用光谱的正读来纠错,还是挺合适的。但是,问题的主面并不是由于光谱的测定才开出证书。以前面笔者出具的三张证书为例,就没有光谱鉴定的影子。(请注意区别可见光吸收测试非红外光谱测试)。作出错误决定的其实是对放大检查项目中初检和复检的错误解读。鉴定机构的第一道关用的10倍放大镜,当然这是很初级的水平。10倍或者20倍的玩意儿,用于鉴定翡翠只能是毛估估看看表面有无纹线。至于有什么纹,这样的倍数是看不清翡翠表面纹线的实质性问题的。不过,鉴定人员的心里已经根植着B、B+C的概念,一旦看见有纹,姑且先入为主来个初检归类,方便后面40倍体视镜复检定调。也许初检归类在机构内部很重要,可以让以后所有项目的鉴定同事们。有一个对号入座的概念。除了这个作用外,这第一道镜检关就是个摆设,对决定翡翠的真假毫无作用。第一关是误读走出的第一步。因为,连后面的40倍体视镜尚且不能看清楚关键的细节,你小小的10倍放大镜又能看见什么?
鉴定机构用40倍体视镜决定翡翠的处理与否,才是问题的中心点。
笔者对翡翠表面的沟渠纹以及循沟渠纹对翡翠内部的结构做过很多年的观察,发现沟渠纹是物理作用的产物,而不是化学作用的产物,。界定属于物理作用或是属于化学作用,对于最终结果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以欧阳秋眉为代表的学说,描绘的是一幅强酸强碱烧煮,直至成粉玉的场景。无疑,真是那样的话,所产生的纹则要归属于化学作用。如果,真是化学作用下产生的沟渠纹,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模样?创立处理学说的人没有说,跟着模仿那种学说的人也没有说,是忽略了吗?还是没必要说?都不是。因为,10倍、40倍的分辨率所限,不能够看清沟渠纹的细节。什么模样当然就不知道了。
我们先来分析化学作用的可能性。
一、如果是化学作用的话,硬度会变化,变成欧阳秋眉所说的“粉玉”,矿物结构的松散度是可想而知的。切割、雕琢、打磨、抛光,所有加工过程中的受力之处,将会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崩落的状态,决不能保持翡翠本身固有的硬度而留下锐利的边角以及表面。于是,就产生了第一个对立关系:如果化学处理,硬度就不够,如果硬度不变的话,就不是化学处理。
二、如果是化学作用的话,比重会变化,去杂化将会使原先3.33左右的比重急剧减小,而且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广州地质所地矿学博士王春云也承认这点。于是就产生第二个对立关系:如果化学处理,比重就不够,如果比重不变,就不是化学处理。
三、化学去杂化能把矿石深部的金属离子去除的话,那矿石表面的金属离子必然不能幸免而得以保留。谁能知道,翡翠的整体结构中布满着肉眼看不见的金色包裹体(金云母),这种包裹体的娇贵程度远大于一般的杂质金属离子。也就是说,决不会发生一块翡翠在内部洗净的同时,外表依旧保留娇贵的包裹体。这样,就产生第三个对立关系:化学处理能清洗内部,就必然先清洗外部,而外部没有处理痕迹,就必然未清洗内部。
四、化学作用下的沟渠纹,金属离子将被清除干净,也不会有金光闪闪的包裹体。这样,第四个对立关系:有金光闪闪包裹体,就不存在化学作用的沟渠纹。
五、如果是化学作用的话,沟渠纹的边角是糜棱状的,不可能有锐度。第五个对立关系:化学处理的沟渠纹没有锐度,边角有锐度的槽线就不是化学作用的结果。
再分析物理作用的可能性。
一、 物理作用的硬度不会变化,
二、 物理作用的比重不会变化,原料比重在3.33左右,成品依旧是3.33左右。
三、 物理作用的内部和表面的金属离子不会被去除,显微镜下,依旧可以看到金光闪闪的颗粒物质。
四、 尤其是“沟渠纹”的凹陷处,也布满金光闪闪的颗粒物质。内部的纵横交错的粒状交织结构色泽多样化,内外均没有被污染的痕迹。高倍的显微照片显示,介于微米和纳米间的金色包裹体在翡翠表面密集而又均匀地分布,并且在沟坑中也如此分布。
五、 物理作用下的线条,会留下纯物理性质的锐利边角。通过对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的分析对比,A货变B货的原因真相大白。从以上对立关系的分析可以知道,当比重、硬度、包裹体这些特征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也是天然翡翠矿物体未受化学处理的可靠证据,在此前提下,翡翠表面的沟坑槽线无论有多深多宽,都不能和化学处理挂钩。很多鉴定机构的错误结论,到此该作一个深刻的反省。诸如B货,B+C货的跨世纪谎言,该有一个了断了。
有鉴于此,国标中放大检查的定义,应该要修改。鉴定机构的技术手段应该要规范统一。鉴定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平应该要有严格的约束

更多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