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人士253112
讨论 闲聊

很多老人都要出钱帮子女家庭

匿名人士253112 发布于 2025-02-23 09:54:48 回帖: 80 | 评论: 98 | 查看: -


说的是普通人家,我身边三口四口五口家庭,大部分都需要爹妈经济资助,甚至每月一分不剩,养孩子的孩子,没能力还非要生两个,三个。出钱干家务带孙...


看看别人家我都稍焦虑了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等58人 赞同
回帖
匿名人士351343
1楼
匿名人士351343

子女都是债

匿名人士154186
2楼
匿名人士154186

付出型父母,老观念都是这样的,为了孩子心甘情愿的付出一切

: 以前别人都说我老家人口多,我还想反驳!现在回家看到90后生3个,本来一儿一女又生一女,好几个这样的! 我真的是服了!说难听的又不是很有钱!算是农村的穷人了(我也是农村穷人) 养不起,干嘛要生??
3楼
大学四年级 肥猫

这是托举,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 我没看出来互相,终其一生是老人为子女付出90%,子女为老人能回馈多少?
回复 : 要是我最好孩子别回馈,回馈说明此刻你穷(要子女回馈钱),生病(要子女回馈陪伴),怎么都得是不好的状态才轮得到他们回馈。自己过得好,他们也好,互不打扰就再好不过了
回复 : 所以呀,压根儿就不存在所谓的互相一说,基本上从头到尾都是父母单方的付出,而子女一方觉得理所当然。你这种态度无可厚非,这是天底下大多数父母对于孩子本能的爱,而孩子们呐?就因为父母的无条件的爱,才让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不回报也是理所当然的
回复 : 然后到了今天,作为子女,觉得对父母的爱不用回馈和回报是理所当然的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他们要继续对父母无限制的剥削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他们又创造了托举这一个词
: 这是父母单方面付出,而且得到利益的下一代,并不想对下下代付出,所以孩子越来越少。
: 互相帮助?是父母单方面付出,得到的只有最后有子女给养老送终吧
回复 : 说的好
回复 : 咋说呢,如果觉得孩子回馈少自己付出多,可能是你本身就不是求孩子降生的那一类人(不一定非要孩子才能抵住催生的压力/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才有人养老),或是对孩子太用心了远超他能反馈的。
4楼
高中二年级 爱翠爱木头

关键在子女身上。子女应该自力更生!父母培养孩子不就是要让孩子有独立生活、过好日子的能力吗?

: 大城市普遍现象,同事每月补贴儿子一万,因为小夫妻房贷就要一万多,低收入真的别生儿子,不然只能打光棍
回复 : 生女儿就不用了吗?😂
: 我正好相反,从大学自己做兼职开始就在给父母钱了。
5楼
一级助教 普通人,两个娃,分享日常和学习。

我觉得亲情是相互的,你不懂别人的牵绊,尊重就好。

匿名人士183355
6楼
匿名人士183355

身边一亲戚,儿子没有啥能力,找的媳妇跑了一个又一个,为了能留住第三个媳妇,把工资卡给媳妇用,真是用心良苦啊。

: 真不少这样的
: 那有什么办法,谁让他们养不出有能力的儿子
: 她可以不要媳妇的。
回复 : 不行,这种男的离不开老娘们的
回复 : 就这种被爹妈养残完全啃爹妈的废物,还指望他能自理?
回复 : 所以这里父母的付出也是自己选择啊,养出一个不靠谱的儿子。😂
匿名人士236210
7楼
匿名人士236210

现在父母倾尽全力,子女选择躺平。“啃老”都美其名曰“托举”。至于托的是人才还是懒汉,谁知道呢。

: 时代真的不同了,很多00后出来真的机会很少了。很多努力努力白努力,没有相应的回报了。
: 那说明你有实力啊,没实力的拼尽全力孩子都不敢歇息,生怕一停下付不起父母以后的医药费,还不起房贷
8楼
小学三年级

没能力还要生三个两个那是自找的,自己不行指望多生几个孩子,万一有个孩子出息了帮全家翻盘,还想着多生几个,自己老了病了应该没啥钱,多子女可以分担养自己老。
我周围没有每月指望老人资助的,一个都没有,结婚买房父母帮助的有,生活条件都不错,最多的生两个,大多数生两个,而且完全养得起才生的,对孩子教育普遍比较重视。

: 有两个资产九位数的家庭也是生了俩孩子,不理解没能力还要生三个的,不拼工作就忙着生孩子,也不好好教育,随便成长成啥样,估计是想着多生几个,万一有个出息的
: 有的人就是物质要求低,觉得不愁吃喝就是喜欢小孩想多生几个小孩,能力,这个能力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回复 : 自己物质要求低没毛病,带累一堆孩子跟着低水平生活就是问题了啊
回复 : 指没能力养三个孩子还要生,生出来指望别人帮助养
9楼
研究生二年级 爱汉服,爱诗词,爱古琴,爱华夏文化~

我家也是,没有父母帮扶,根本没法生活,当地工资水平全国倒数,物价水平全国数一数二。如果我们没选择来这边,在老家会经济宽裕太多

: 有点好奇莫怪,那怎么会跑到一个非老家的欠发达地区
: 你说的莫不是我大长春
回复 : 确实奇怪,我感觉我一直都没想清楚过人生该怎么走,都是走一步算一步。如今体制内呆十几年了,再出去身无一技,年龄也大了,很难再改变,只能继续得过且过。
回复 : 还有一点是这里气候太好了,好到身体已经没法适应国内任何一个其他城市,早些年也想过离开,犹豫之间,年龄越大越难适应其他气候了
匿名人士232322
10楼
匿名人士232322

上进的叫托举,没本事就是啃老。若老人心甘情愿也没毛病。

11楼
博士 活着就是修行
从来没得到过父母一分帮忙的路过,都是反哺父母。所以,各种家庭都存在的,只要双方你情我愿,那就没问题
12楼
研究生一年级

各有各的活法,你焦虑啥呀

13楼
三级讲师
单位的退休老领导也是出钱出力的带孙子,聊天的时候说如果不帮小俩口就会离婚。
14楼
博士后 平安喜乐的的人儿呀

这不中国传统嘛,我爹妈公婆都帮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后我们也会这样帮孩子啊,毕竟个人力量较弱,一家人凝成一股力量较大嘛 家里各司其职嘛。

: 楼主说的是另一种情况,两口子好吃懒做,娃不管家不管,只知道把两手一伸等父母接济。身边不少这种情况的,好一点的呢还有个班上着,但是靠父母过着超过自己能力之外的生活
15楼
助理研究员

这种家庭看着有啥焦虑。周瑜打黄盖,别嚯嚯亲戚就谢天谢地

16楼
大学四年级

我也想着家里能在经济上帮扶,可惜两边都没有,还需要我们来承担衣食住行,老人才五十多岁,感觉几十年想想压力大,我不指望他们帮扶。只是希望他们能经济自理就好,等我们把两个娃都供出来再照顾父母那该有多好

: 同。我娃才五岁的时候,爷爷奶奶病倒一对儿,身体不好两老早就没收入靠儿子打工挣钱,我们广东买的地皮都卖了给他们治病,一年后最终一个癌症没救回,一个瘫痪后遗症到现在不能自理,真的好累啊
回复 : 五十多岁怎么就要管了
回复 : 有些人的认知就这样啊,孩子能赚钱了立马指望回报,特别是七零后八零后的父母那一代
回复 : 他们觉得儿子结婚了,他们就可以养老了,老家有些都是这样的老思想
回复 : 对啊,确实好累,我都想婚前啥都看不出来,婚后生了娃才知道我家婆家公都是慢性病,结婚前看病自己花钱,结婚后看病儿子花钱,掉坑里
匿名人士178388
17楼
匿名人士178388

我今天早上还说,亲戚家有个男的,天天在家玩儿手机,家务不做,孩子也不怎么看,人家媳妇还不闹,那是因为公公给看孩子,婆婆给收拾卫生,儿媳妇在家儿媳妇自己跟孩子玩儿

这也别看不惯,都是老人愿意,恨不得活到150,给孙子看孙子

: 我姑子姐白天黑夜给带孩子,管姑娘姑爷中晚餐,周末还去女儿家打扫卫生,擦玻璃,我有时候真想不通,给带孩子理解,做饭理解,这去打扫卫生是什么鬼,女儿还说你们让我生的,活该,我听了恨不得掐死
回复 : 你看,这闺女是给惯坏了
回复 : 这不是她自己没养好孩子嘛,怪不了谁
: 我老公的表弟,两口子好吃懒做,都不上班,父母带孩子,每个月还得给他们4000元家用,后来儿媳妇也离婚走了,4000元对于儿媳妇来说也顶不了什么用,听说网聊了一个男的,跟着人家去迪拜做美甲工作了。
18楼
研究生二年级

说实话现在很多工作就是收入低,996,单休,加班,问题是不去工作哪里来的钱呢?哪里交的起社保?父母的退休金哪里来?父母不给帮助,很多人只能自己养自己,这还是得是努力工作的,不然自己都养不活。我觉得结婚生孩子的,老人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子女,老人年纪大了孩子甚至孩子的孩子都想着老人,照顾老人这才是常态。人是群居动物,是需要互相需要的,难道几十年一个人过自己的生活,大部分人是没有这个强大的心理和抗风险能力的。这种比单身在家躺着啃老的好多了。

19楼
大学三年级

我正在带我妈看病。基本都是我付担。结婚生娃后从来没有要过贴补。不要担心。

20楼
初中二年级 小小生活,大大乐趣。

一代托举一代,孩子爱父母远不及父母爱孩子。一代代的托举,让家庭往上走。

22楼
博士后 衣衫褴褛,满是爱

只能说各有各的过法,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们觉得他们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们觉得我们活的不洒脱😂

23楼
大学四年级

正常吧

25楼
研究生二年级

我身边的小家庭都基本都是靠自己的

26楼
初中三年级

家家情况不同

27楼
博士

看家庭经济实力吧,我爸妈经济条件差,没想过帮我,我也没想过让他们帮,因为事实在那。而我是从工作开始补贴他们,所以因家庭而异。

28楼
三级讲师

关于这个问题,如果真的是愿打愿挨那外人的确无话可说。但是楼上一群举着所谓托举的大旗,觉得这一切是理所应当的,我就想问你们凭什么呀?不要讲现在你们挣钱难压力大,哪一代人挣钱不难?说房价高背负房贷车贷的,房子不是你们在住吗?车不是你们在开吗?这一切不都是你们在享受吗?你为谁背的房贷车贷?你们现在背着房贷,有宽敞的楼房居住有舒适的交通公具使用。我父母那一代,我就不提他们刚结婚的时候没有房子,住在单位的办公室这一段了,就说后面分了房子分的是平房,每个月还要给单位交几块钱的房租,几块钱的房租,你们听着简直就像白给一样是吗?你们知道他们那个时候挣几个几块呀?这种情况下,我父母除了要抚养我们姐妹两个以外,每个月还要分别给我爷爷和姥姥赡养费,谁托举他们了?双休制度好像是2000年以后才开始的,2000年以前都是单休。所以总体看,你们这一代整个基础建设环境已经比上几代好太多了,上面几代人的付出才给你们构建了现在的一切,还不知足还成天的哭惨要待遇,还觉得老人所谓的托举是理所当然的?

匿名人士324146
29楼
匿名人士324146

70后大多是反哺父母的,因为父母这代没什么财富积累(城市的有退休工资还好一点,农村的父母那代还没办法出去打工,养老基本靠子女)。70后们资助子女基本是有能力的(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的),我也有能力资助我娃,但是她有没有能力资助她的孩子呢?所谓“托举”,是以放手为目的的,如果一放就塌了,那我宁愿不要“托”了,因为总有“托”不了的一天。当然这不完全是我娃自身的问题,所以我希望她想清楚,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我不介意她不婚不育。

: 没错,你说到点了。
: 说的太好了
: 确实,好多娃成年后仍是巨婴,等巨婴婚嫁之年不得不成家,又有了第三代仍需父母的帮助,依赖成惯性,心理上不肯长大
抱歉,作者被扔进小黑屋反省中
31楼
三级讲师

哪一代人不是从年轻走过来的?谁不是先苦后甜?谁不是凭着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的积累财富?凭什么到了这一代的年轻人上来就想一步到位,把自己该吃的苦让父母替你们吃父母该享的福让给你们去享,用托举二字将这一切合理化,然后你们理所当然的理直气壮,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