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下馆子不点的几道菜

初中二年级 发布于 2014-09-05 09:29:32 回帖: 34 | 评论: 0 | 查看: -


国内餐馆不能说的秘密 厨师下馆子不点的3道菜

  在这个忙碌的时代,越来越多人选择远离充满油烟的厨房,在餐馆里解决“口腹之欲”,特别是现在冬天要来到了,很多朋友都喜欢到饭店吃火锅喝啤酒,我也喜欢去吃的畅快喝的爽快。可是,食物光鲜的外表下,又隐藏着哪些不能说的秘密?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今天,消费者在点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国家烹调高级技师、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高级烹饪技师张亮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他外出就餐时很少点三样菜,并结合他多年的从业经验,教给大家鉴别菜品的技巧。

水煮鱼:烹调水煮鱼往往需要大量的油,某些餐馆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在油上做手脚,因此烹调这类菜肴的油即便不属于口水油或地沟油,质量也不会好太多,可能会选择价格低廉的劣质色拉油,也有可能被反复加热利用。反复高温加热会让油脂发生反式异构等变化,可能带来致癌风险。此外,张亮告诉记者,带有干锅、水煮、干煸、香酥等字样的菜肴都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鉴别方法:水煮鱼若用活鱼烹调,肉片会微微卷起,肉质有弹性。仔细尝尝菜的口感,就知道油的新鲜度怎么样。新鲜的油是滑爽而容易流动的,即便油多,也绝对不会有油腻的感觉。在水里涮一下,比较容易把油涮掉。而反复使用的劣质油黏度上升,口感黏腻,吃起来没有清爽感,甚至在热水中都很难涮掉。相比而言,蒸、煮、炖、白灼、凉拌等烹调方式对油脂的品质影响小,而且无需反复加热烹调,不容易带来地沟油的麻烦。

杭椒牛柳。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现在有些餐馆的杭椒牛柳肉质特别嫩,软得和豆腐差不多,而自己在家却做不出这样的效果。张亮指出,这可能是“嫩肉粉”的功劳。嫩肉粉中不但含蛋白酶和淀粉,往往还含亚硝酸盐、小苏打、磷酸盐等配料,个别品种亚硝酸盐含量也可能超标。其中亚硝酸盐能发色、防腐,但有致癌风险,小苏打能破坏肉里面的维生素,而磷酸盐会妨碍钙、铁等多种营养元素的吸收。
  鉴别方法:粉红色的杭椒牛柳、粉红色的酱牛肉、粉红色的煲排骨,都是因为添加了亚硝酸盐才有个好“卖相”。生牛肉、生猪肉是红色的,加热之后自然变成褐色或淡褐色,而用了亚硝酸盐的肉,做熟之后都是粉红色的,娇艳美丽而且内外颜色均匀。加酱油或红曲也能让熟肉发红,但它们的颜色只在表面上,且颜色比较深。

  麻辣小龙虾:近两年,麻辣小龙虾成了餐桌上的“常见客”,却很少有人想到这其中可能存在猫腻——如果菜肴中加入大量的辣椒、花椒和其他各种香辛料,或者加入大量的糖和盐,就会让味蕾受到强烈刺激,很难体会出原料的新鲜度,甚至无法发现原料是否已经有了异味。张亮提醒,现在市面上不少麻辣小龙虾就是用不新鲜的冰冻虾做成的,消费者在选择时要特别注意。
  鉴别方法:不新鲜的虾口感不脆嫩,比较松散,肉块较小,并且肉和壳很容易分开;对于以鱼为原料烹调的菜肴来说,鱼眼突出、表皮完整的大多数是鲜鱼,其肉紧实并且富有弹性。

滋补汤基本没营养
  “说现在餐馆里的滋补汤十有八九都是假的,一点儿也不夸张。”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烹饪协会副秘书长石万荣表示,别看菜单上写着天麻、当归、乳鸽、甲鱼等补品,再配上少则58元、68元,多则几百元的高价,里面却基本没营养。其实,现在市面上名目繁多的汤都是先用最便宜的大棒骨熬制成汤底,再加入事先煮好的猪蹄、乳鸽,出锅前加入党参、当归等气味重的中药来掩盖猪骨的腥味。  此外,有些店家力推的熬制几天的汤其中也有许多问题,因为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汤煲得太久反而营养尽失,汤中的脂肪和嘌呤含量也会大大增加,所以人气美食提醒大家,在餐馆就餐时,不妨点现做的西湖牛肉羹、豆腐汤、西红柿鸡蛋汤等家常汤。若是宴请,也可以点银耳羹等,反而更健康。

活鱼活虾走过场死鱼死虾全上桌
  一桌菜里,最提档次的就是鱼虾等海鲜。点餐后,总有服务员拿网兜捞出一条活蹦乱跳的鱼,让顾客过目。可是,真正上桌的,还是你看到的那条鱼吗?其实在很多餐馆,那几条活蹦乱跳的鱼就是展示品,上桌的都是死鱼死虾。因为在一般的餐馆,海鲜类的流水量并不会太大,但是又必须有鲜活的撑门面,那些剩下的死鱼,就被不知不觉换上了饭桌。其实,这些活鱼活虾其实很容易辨认。一般来说,鱼眼突出、鱼肉有弹性、表皮完整的大多是鲜鱼。有些鲜鱼在蒸制过程中肉会裂开,这也是新鲜的标志。鲜虾的尾巴是张开的,头是黑色的,一眼就可以辨认。总体来说,想吃新鲜的海鲜,最好选择专卖海鲜的酒楼或人流量大的餐馆,在这些地方水产品流动快,吃到不新鲜的概率要低。

海鲜卖的全是水
  说起现在餐馆卖海鲜短斤缺两的问题,许多销售商都是直言不讳:一般来说,买一斤能给够八两就不错了。有些不地道的餐馆,说是一斤其实也就五六两。其实,海鲜的利润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高,据记者了解,酒楼卖388元一斤的龙虾,很可能进货价就要200多元,再加上租金和人工成本,卖388都未必有得赚,所以只能在秤上做文章。300多一斤的龙虾,短一两就是30多,而且,这部分可都是纯利润。宴请时点海鲜是为了档次,一般人也不好意思计较分量,而餐馆就是抓住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才敢堂而皇之地短斤缺两。自家人如果想吃海鲜,可以点按个收费的,比如扇贝、大虾等,价钱比较透明。如果有条件,还是自己买回家做比较好,毕竟去水产批发市场可以挑到鲜活的,而且可以自己带个弹簧秤,保证分量。

“秀色”并不“可餐”
  自己在家炒肉时,无论厨艺多好,牛肉炒后就是褐色的,猪里脊就是灰白色的。这是因为,加热后,肉中的“血红素”被氧化,就会变成褐色或浅灰褐色。可为什么一些餐馆中的肉菜颜色鲜艳呢?  据记者了解,许多餐馆中的肉使用了发色剂—亚硝酸盐。根据国家标准规定,亚硝酸盐可用于火腿肠等熟食制品中,但对于餐馆用来炒菜并没有限制。因此,餐馆在炒肉菜前,会对肉制品“润色”,这样炒出来的肉质鲜嫩,颜色也很好看。有一些餐馆制作的“三黄鸡”也会加入色素,让肉看起来更黄。还有一些凉菜,像海带、海白菜、贡菜等,也是加了相应的合成色素,看上去更加新鲜漂亮。在这里给大家支一招,就是出去吃饭您切记:厨师做出的菜可能比你做的好吃,但食物的颜色是我们无法改变。如果你点的菜肴过于鲜亮,那就很可能是“化妆”过的。现在很多菜谱都带图片,那些看起来过于鲜艳的菜,还是少点为妙。

瓶装饮料最合算
  很多人觉得:平时五六块钱的饮料一进餐馆,身价至少得涨到10块钱,点起来有点亏。其实并不是这样,可乐、橙汁等饮料的价格,大家在超市都能看到。虽说到餐馆里涨了价,但其实是最划算的。餐馆的真正暴利来自于鲜榨果汁,这些都是香精勾兑出来的。
  一个半个水果,加上增稠剂、果味香精,再倒入纯净水,放入榨汁机搅匀,就是以假乱真的鲜榨果汁。而在餐馆里,点瓶装饮料是性价比最高的。出于健康考虑,还可以点零热量的茶水。

周一的菜最不新鲜
  如果你认为星期一的餐馆不那么挤,是个绝佳的上馆子时间,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餐饮作家弗朗西斯指出:“星期一去馆子,你吃到的可能是周末的残羹剩饭。”一般的餐馆,周末的菜会比较新鲜,店家为了应对人流高峰,餐馆都会有充足的储备,但是,再精巧的计算也会有些许偏差,所以这就意味着星期一上馆子时,食材已经放了至少两天。如果周一下馆子的话,建议大家尽量选择那些每天24 小时营业的餐馆,因为他们的客人总是很多,必须每天进货,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此外,提醒大家也别在餐馆打烊前去用餐,这时厨师一般都会应付了事,而且厨房已经进入清洗消毒阶段,你的食物接触到清洁剂、洗涤剂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最暴利的菜是土豆丝
  很多人认为餐馆里海鲜最暴利,这就完全错了。往往越便宜的菜,比如炒土豆丝之类的,利润空间最大。卖10元一盘的醋熘土豆丝,成本1元都不到。其实,据专业食客计算过:其实中等价位的菜,是性价比最高的。

材料越复杂的菜,可能越不新鲜
  餐馆处理不新鲜的原料有两个办法,一是加重口味,用红烧、酱焖等做法,掩盖不新鲜的口感和气味;二是和其他原料放在一起,甚至把主菜变成配菜。比如炒肉丝一般要用新鲜的肉,但肉末豆腐里的肉就未必了。还有些海鲜煲、素什锦之类的菜,因为原料复杂,里面也常常隐藏着几种不新鲜的原料,消费者往往难以发觉。所以如果大家下馆子,可以选择多点些“简单”的菜。如果原料只有一两种,不超过三种,那么其中就很难混入不新鲜的了

回帖
楼主
1楼
初中二年级

自己顶一系啊

2楼
高中二年级

唔 必须顶一下 那些菜我都不会点的

3楼
初中三年级

我是吃货,我关注

4楼
高中三年级

我们要坚持自己做饭······

5楼
大学一年级

这贴子必须顶

6楼
大学一年级 我不买 只欣赏

好贴啊

7楼
小学六年级

出去吃什么都是清蒸的是不是就假不了了?

8楼
高中一年级

貌似大部分都中了。。。麻小、水煮鱼还有甲鱼汤老觉得自己家里做不好全是特意跑去外面吃的。。

9楼
博士后

简单的菜还是家里吃合适。一般油炸的不高兴家里烧才去外面吃

10楼
高中一年级

非常喜欢螃蟹也龙虾

11楼
研究实习员

我喜欢和老公去酒店吃自己不会做的菜,回来自己在网上学着做!

12楼
高中三年级

……我最喜欢吃水煮肉片了

13楼
高中一年级

吃货必备贴

14楼
大学二年级 我、还、能、再…抢、救、一、下!

路过学习

15楼
高中三年级

牢记在心

16楼
初中一年级

学习了,看来以后点菜要当心

17楼
大学二年级

出门必点土豆丝的

18楼
大学一年级 如梦

唉,搞的我现在只敢吃自己在家做的菜了。

19楼
硕士 返璞归真

记住了

20楼
研究生二年级

这个帖子不错。那啥:楼主还有吗?

21楼
百姓

我爱吃饭店里的杭椒牛柳,牛柳软一点正可口。好在不常吃。

22楼
高中一年级

马克学习

24楼
研究生一年级

我喜欢水煮鱼
好嫩的说
以后都不能吃了

25楼
初中二年级

其实只要不是天天吃 偶尔满足下口腹之欲还是OK的吧 主要是不会做菜的人飘过~

27楼
高中三年级

尽量自己做着吃。

28楼
初中三年级

不喜欢下馆子。

29楼
大学一年级

学习了

30楼
初中三年级

涨知识了哦,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