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青白釉刻唐诗《黄鹤楼》瓶考——晚唐至北宋时期

举人 发布于 2023-09-10 00:03:39 回帖: 3 | 评论: 10 | 查看: -
等6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查看1楼回帖

1楼
大学四年级

第一个问题我记得“白云”“黄鹤”之说早有争议,看各自的理解吧。

: 哪里有白云之说?应该不是空穴来风吧
回复 : 不记得最早是在哪里看到,现百度搜到是这样:“昔人已乘黄鹤去”,有许多例如《全唐诗》、《唐诗正音》以及《河岳英灵集》、《国秀集》等都作“昔人已乘白云去”。《唐诗解》在第一句下面注云:“诸本作白云,非。”后来的《唐诗三百首》,便一律改成“昔人已乘黄鹤去”了。
: 还有人怀疑“乘白云”三字是否妥当,我们根据刘禹锡《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儿山诗小臣斐然有感》云:“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知道“乘白云”是唐朝诗人常有的句法。后来王灼的《碧鸡漫志》有云:“忽乘白云去,空有秋风词,讥其无成也。”
: 《吴礼部诗话》中说:“会崔颢黄鹤楼诗题下自注云:‘黄鹤乃人名也’。”如果黄鹤真是人名,那上一句一定是乘白云而不是乘黄鹤了。并且有人说照艺术的匀称规律,第一句作白云,第二句作黄鹤,第三句作黄鹤,第四句又作白云,这样安排是比较好的。
: 但是如果作者用的是“费文祎登仙驾黄鹤返憩于此”的典故,那就应该是乘黄鹤而不是乘白云了,而且照整首诗的气韵来说,还是乘黄鹤比较更酣畅些。
回复 : 正是。我差不多可以这样理解,因此句用“黄鹤”比白云好处多,在没有古本原词筵席的条件下,修编这首唐诗,使用了大多数人认为更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
好佩服你!膜拜了
: 不不不,我是胸无点墨的,只是很久之前偶然见过有“黄鹤”“白云”之争,发的这些都是我刚在百度搜到的😂。惭愧惭愧。
更多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