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花丝、烧蓝、烤蓝 2008年所得的龙头簪(图四)是垒丝工艺的,又称“花丝工艺”,为中国首饰一大流派,源自北方。唐宋期间,花丝工艺已应用于妇女发饰。元代期间,更有专门工匠专事生产。这种工艺是将金银加工成丝,再经盘曲、掐花、填丝、堆垒等手段精制而成。此件龙头簪造型质朴大气,手感厚实,富有想象力与设计感,既古典又现代,簪身的弧度亦十分漂亮。李渔《闲情偶寄》有言:“簪之为色,宜浅不宜深,欲形其发之黑也……簪头取象于物,如龙头、凤头、如意头、兰花头之类是也。”所言极是。另一鎏金双层掐丝边蝴蝶小簪(图五),立体而灵动,拿在手上轻盈震颤、呼之欲出。翅羽上应贴有过翠毛,年久脱落了。李渔说:“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此二物者,则不可不求精善。”他认为饰发之物“与玉蕴于山而山灵,珠藏于泽而泽媚同一理也。若使肌白发黑之佳人满头翡翠,环鬓金珠,但见金而不见人,犹之花藏叶底,月在云中……”真可谓风月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