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宗族传承的趣事

研究实习员 发布于 2025-01-11 17:29:04 回帖: 38 | 评论: 64 | 查看: -

农村自建房都有一个门匾,根据姓氏和来源各有传承。绝大多数是魏晋南北朝战乱逐渐迁移到南方的,宗族来源,族徽从门槛的各种衍派,流芳都可以显示出来。绝大多数来自河南河北甘肃陕西山东
小时候我以为这是啥喜庆词语,这几天一看发现真是热闹非凡。我姓叶,祖屋写着:南阳衍派。表哥姓郭,他们是汾阳衍派(山西郭子仪后代)
另外,比如:
林——九牧传芳,西河衍派
赵——天水衍派——祖籍甘肃天水
仙景传芳——李
颍川衍派——陈——河南
清河衍派——张
鲁国传芳——颜——山东
太原衍派——王
紫云衍派——黄
。。。。。

闽南宗族传承的趣事_闲聊

闽南宗族传承的趣事_闲聊

闽南宗族传承的趣事_闲聊

闽南宗族传承的趣事_闲聊

闽南宗族传承的趣事_闲聊

闽南宗族传承的趣事_闲聊

闽南宗族传承的趣事_闲聊

闽南宗族传承的趣事_闲聊

闽南宗族传承的趣事_闲聊

网站温馨提示:
  • 1. 用户在珠宝大家坛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珠宝大家坛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珠宝大家坛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2. 关于侵权:请阅读使用协议中的侵权举报条款,此为官方的侵权投诉唯一渠道,其他渠道视为无效申请。该服务为免费,大家坛拒绝任何性质的有偿删帖,不会和任何公关公司合作。
    3. 本站为珠宝网站,请各位坛友不要在本站谈论政治和社会性话题,更不能攻击政府,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请务必遵守。
等59人 赞同
只看该作者
回帖
1楼

广东潮汕一带也有的

: 嗯嗯。潮汕习俗,地方语言跟我们类似
2楼

那个历山传芳的难道是济南人?

: 历山传芳姓姚,纪念舜耕植历山,祖籍的确是山东的
回复 : 历山在济南,我爷爷奶奶一辈子就一直生活在历山路上。
: 舜耕也是咱济南的呀
回复 : 原来如此
4楼
高中一年级

突然感觉步入武林世家ᥬ😂᭄

: 大多数是中原移民,源自魏晋的五姓七望,尤其是来自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的移民比较多,清河崔氏我比较少见(我们这边清河张氏多)。
: 😂我有一次看到两个中二男同学吵架,一个说:你这个彭城刘氏(彭城衍派,刘邦那块)狂什么?😡另一个回道:我祖上当过汉朝皇帝,肯定比你这个敦煌姓洪的好🥶
回复 : 哈哈哈,好有文化底蕴啊
回复 : 因为高中历史讲到魏晋南北朝的门阀世家,老师让我们回家看看门匾再来讨论一下,大家一查发现原来每个姓氏都有这么丰富的历史。比如衍派是分支,传芳是家族的某个优秀品德。林姓的九牧传芳,说是家族有9个子弟都当了古代市长,非常光荣。于是用九牧传芳教育后代子孙。
回复 : 琅琊王氏在哪里😂😂😂
回复 : 我们这边都是太原王氏
5楼
高中二年级 只进不出

我和你表哥是同一派的

: 那应该在同一本族谱了😆
: 挤挤,我也是
6楼
百姓

我觉得这种宗族流传保存的好的真的挺好的。我挺感兴趣的,我家有本家谱,很破了,但我也不懂,我爷爷就我爸一个儿子,我爸脑子糊涂,我姑姑给我的,说我爷爷之前放在她那的。但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弄,而且好像当中也断了登记的

: 我们这边每10年修一次族谱加上新生儿,新媳妇的名字。然后隔几年会派代表去祖籍地参加祭祖仪式
回复 : 我们没有😂也不是啥大家族
回复 : 我们也不是大家族。只是农村同姓氏会聚集在一起住。
: 这种家族就会很重男轻女了
7楼
三级讲师

有根源,知来处,于乱世飘摇犹如定海神针一般~

8楼
研究生一年级

我爸这边,本来族里有人发心要修族谱,没搞起来。我老公那边,农村的,居然有完整族谱,家族是从陕西迁到湖北的。
我好羡慕他家有族谱。

: 嗯。拿自己的分支族谱跟祖籍地的族谱一对都可以连起来,马上就能知道最初起源,追溯到古代。平时没觉得族谱有什么,真对上了看到一条条记录好像看到许多历史,感觉还是挺震撼。
回复 : 真羡慕 我都不知道祖上是哪支
9楼
大学一年级

👍🏻👍🏻👍🏻

10楼
硕士
去泉州的时候也看到很多。。问了当地人才知道是什么意思,还有点感动。。。可惜这种传承北方已经没有了。。。。
: 😅我们都是来自中原一带,你们没迁移应该就没有,但是可能有族谱什么的记录一下?但也有可能北方是政治中心,除四旧那会好多东西首当其冲,有的人把族谱祖坟都毁了,可能有些东西就断了
回复 : 对,主要是除四旧时都断了。。。现在有族谱的很少了
: 是的,越是南方,潮汕,福建甚至台湾还有这种传承。但是北方就基本没有了
回复 : 嗯。我有段时间对这个民俗很感兴趣,跑了好多附近村子观察。有个“河间衍派”的房子门口,我看到一个大爷在晒太阳,就问他是不是姓詹。他很惊讶问我怎么知道😅,然后大爷说他们门口写这四个字的全部姓詹,河间就是现代的河北献县。他们还有另一个同姓分支叫渤海衍派。
11楼
高中一年级

长见识了

12楼
大学二年级
也就福建广东地区有这风俗,其他地方都没有了。
: 😢其实我以为好多农村都有,原来是广东福建特色吗
13楼
辅导员

安徽这边没有

14楼
硕士

我觉得最好玩的是在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福建各种林氏的祠堂。宗祠这种文化体系类似村委会自治组织,如果能融入新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是有它传统凝聚力的。如果保守成规,那就是典型的父权社会体系产物。

: 现在都是与时俱进的
回复 : 很多地方不是,刚知道,我们这边过年村里大聚餐,女性还是不上桌的,还要去刷碗。祠堂是只能男性打扫。
回复 : 所以,我经常说他们这种地方彩礼高,活该。
: 是的,在这种叙事下女的根本不算人,所以我从来不觉得保留这些传统是好事,不太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叫好。可能跟我成长在兵团也有关系
回复 : 我觉得并没有。而且最近还越发保守。
回复 : 你们是哪里的?还有这样的陋习?我们闽南经常被批判重男轻女,但我们家乡女性一样吃酒席祭祖
回复 : 明白你的担忧。女性在很多方面是吃亏的,有些地方愿意改变,有些地方故步自封。族谱什么的没那么重要,门匾只是个家族起源。我喜欢的是里面的历史故事。
回复 : 宗族传承啊,你自己标题写的
15楼
大学一年级

是的有堂号的,同姓不同堂号可以知道是那支宗族血脉。比如我就是林——西河堂的

匿名人士230236
16楼
匿名人士230236
传承下来的东西迅速减少中
17楼
大学一年级

都好富裕呀!家家住别墅

: 这不是别墅啊,只是普通自建房😓。
: 新的农村自建房大部分都这样。
回复 : 我比较好奇你们那边自建房居然是一层层往上叠的呀,我以为都是独栋😅
回复 : 是独栋的没错,每家基本建设3-5层这样。有钱人的房子才是别墅,豪气的很,我看了都流口水。
回复 : 南方地区都是这样的房子,独栋不是自家一栋楼的意思吗?我在北方看到农村房子只有一层也大为震撼,不过他们面积很大。是不是地很多,然后少下雨的关系,不需要像南方建3-5层呢?
回复 : 南方确实是因为气候原因建多层
18楼
研究生一年级

涨知识了

匿名人士362199
19楼
匿名人士362199

我家有族谱,能查到我们祖籍是从江西迁移过去的,所以我们称呼他们为江西老表,前几年还有人重新更正了姓氏的字辈排行,就是因为我家的那个族谱是一直有原始的记录😂😂

: 😅换辈分了。
20楼
二级讲师
渊源流长
21楼
高中二年级

我们祖籍是山东,但是迁移都几千年了,有祖谱也没什么意义,农村人喜欢拿这些当谈资,中华民族不就是中原起家的嘛,所以全国各地的祖上基本上都是黄河流域一带.

: 嗯,基本都中原一带
22楼
研究生一年级

我们修了族谱,我在谱上。我们五年还是几年上谱。

: 如果你是女儿,你的后代名字也会记上去吗?
回复 : 我是女儿,写到我,括号内外嫁,在加名字,写到子女的名字,就不在写我的了。
回复 : 咱差不多。我这里也是只写到我的名字,我后面就没有记录了。就是我的名字,也是我爸做主才记上去的,其他亲戚的女儿连上谱的资格都没有
23楼
研究生一年级

真羡慕 小时候听大人说过修族谱 然后就没了

24楼
硕士

北方少,一是传统游牧民族地区这种农耕文明特征就偏少。(比如娶小妈娶嫂子,改带几个娃,怎么记?),二是东北河北河南地区有深刻近代现代化工业化痕迹,工业化第一步就是打破已有土地制度和村落结构工厂化,以前说起我是**厂或者我是**部队那才nb。谁会说我是旮瘩村张,这两年封建古装剧反撅了,才跟那算自己家那不知道混了多少次的“血统”,我记得老孔家还是曹老板后人查dna结果发现早绿到喜马拉雅山去了。

: 当文化和民俗的一部分把糟粕洗干净点就很好,团结就是力量,这也是团结的一种方式,但是什么和董明珠说你不照顾亲戚就被族谱开了,全红婵拿冠军的女孩才能上族谱,当个奖惩规矩,那就是自己给自己缠小脚。以上不针对lz,毕竟珠宝论坛女性多一点点,有感而发。
回复 : 非常赞同你的说法。海南也是有这种宗族糟粕的地方,那真是没男丁就抬不起头,因为没了传宗接代进祠堂的人。
匿名人士362199
25楼
匿名人士362199

清河崔氏是不是被黄巢给干光了?😂😂当然我瞎说的

: 😅我也不太清楚,后面站队错误吧
26楼
大学二年级 各种坑完之后还是有金坑

是这样的,我们看人家牌匾就知道这家人姓什么了

匿名人士280241
27楼
匿名人士280241

说起这个,又得生男丁了,不然族谱上记载到女儿,后面这一支记不记载了。江西某县城,老公家有族谱,拿族谱说事,非要生儿子

: 额,我们这个只是门匾,家族来源,不是族谱。跟生男生女没关系。
28楼
百姓

我不喜欢这种宗族什么的。在我看来跟糟粕差不多。很大程度的牺牲女性利益才有的这种宗族的传承。

29楼
大学三年级 闲鱼在出很多美物:fm041

这种传承从来都不承认女性,所以其实跟在座所有女性没有关系,犯不着为他高兴。

: 这不是族谱,只是告诉你最早的祖先来自何处。而且我们这边族谱女性一样有写
回复 : 你所知道的这支祖先仅仅是父亲的父亲的父亲往上这一支,母亲往上的知道吗?还有,你也许和其他人不同,是记在你族谱上了,你的儿女会被记在上面吗?
回复 : 我妈妈父亲那支是汾阳郭氏(山西的),外婆那支是吴兴衍派(姓姚的,祖籍浙江湖州)。小时候过年聚餐,舅舅和家里长辈有跟我们这些小孩说起渊源,往上辈分更具体的我就不清楚了。当时【敏感词汇】,外公那边的族谱被烧毁了。
回复 : 族谱是很多人痛恨的女性被忽略无视,当生育工具的证据。但优秀闪光的女人永远不会被遮掩,历史上在男权社会里依然耀眼的女性也不在少数。我父母亲一直告诫我们需要传承的是家风,是同姓氏优秀前辈的表率。
回复 : 门匾上刻的就是我们的血脉来源,我们需要记住的力量。族谱可以付之一炬(事实上也曾经毁过),也谈不上什么为它高兴,它只是对一个人的简略书写而已。可以没人写我,也不必在意我,自己的人生由自己书写最好!
回复 : 汾阳王府重建了,可以去汾阳看看
30楼
初中三年级

想起之前抖音上关于宗祠评论区都是以此为一定要生儿子摇旗呐喊的😅【所以有儿子才有香火啊,没儿子和死了有什么区别】【生女儿后代越来越乱,女人认不清自己祖宗是谁】
宗祠和姓氏捆绑,女人没有冠姓权的时候就没必要为这种宗祠制感动了,它们否认女性的血脉,将女性完全视为为男性孕育传承的存在而已

: 从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去了解这种习俗就好,定义是自己给的,不知道自己是哪里来的没关系,当然知道了也很好。
: 族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单纯喜欢门匾上折射的历史故事和迁移文化。
回复 : 明白楼主是对这种符号后面的历史感的兴趣喜爱,没有针对你的意思。只是这种宗祠制相关的衍生物本质都是一样的,想到它们可以追根溯源了解先者的时候也会想到,姥姥母亲女儿,曾经脐带相连母体共生,再密切不过的血脉,却只因为性别分别姓着三个姓,各自认着不同的祖先